林棠棠做好安排后,回到座位上。
    戲文還在繼續。
    寶珠郡主拿著帕子,不停擦拭淚水。
    見到林棠棠回來,牽著她的手不肯松開。
    林棠棠拍了拍寶珠郡主的手,“郡主,怎么想著排這么一場感人的戲?專門用來感動自己的?”
    寶珠郡主松開她的手,瞪了她一眼,“才不是呢。最近不知為何,京城中的說書茶樓越開越多了,出現了同質化競爭,唱來唱去都是那幾個戲,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個故事,若本郡主再不想點新本子,這生意就趕不上往日了。”
    “哦,還是郡主考略得周全。看來陶大人的故事對郡主的影響真深刻啊。”林棠棠漫不經心道。
    “可不是?他的故事我小時候也聽我母妃提過,是個女人都會被陶大人的深情感動的吧?”
    寶珠郡主抹了抹淚。
    “那你跟我說說,陶知還有哪些癡情的地方?”
    林棠棠挑眉,“我總覺得你這個戲文好像還差點細節,不妨再加一點料進去,讓這個戲文更加豐富。”
    “棠棠此有理。”
    寶珠郡主眼睛亮了一下,“陶知自幼出眾,寫得一手好文章,是陶氏的接班人,各方面都很優秀,但不知為何,婚事卻遲遲未曾定下。可是,有一年在吏部陶知卻請調去康城軍中。”
    “康城?”
    康城距離京城不遠,但是也有半日路程,最主要的是軍中艱苦。
    陶知一個前途一片光明的文官,去那里做什么?
    “你也覺得奇怪吧?”
    寶珠郡主笑了一聲,“后來,別人才得知,陶知從康城帶回來一個女子,叫桓娘,成為了他的妻子。別人都傳,陶知是去康城陪佳人了。”
    “這個桓娘是什么來頭?”
    “一個小戶人家的姑娘。這也是陶知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的原因。”
    寶珠郡主喝了一口青梅飲,“你說,現在男人都是三妻四妾,可是陶知卻對一個毫無背景的弱女子癡情不改,忠貞不二。
    妻子去世后,陶知這么多年,連一個通房丫鬟都沒有,可見陶知是一個多么情深意重的男子。”
    寶珠郡主臉上露出一種向往,“聽說,陶府有一間房里,放的都是妻子的畫像與遺物,常年鎖著,誰都不能靠近呢。”
    “這個桓娘真是厲害。在世時,能夠獲得一個男人心不簡單;死后還能讓一個男人牽腸掛肚,這更不簡單了。”
    林棠棠看著寶珠郡主,“可曾聽說那桓娘有過人之處?”
    “聽說她做膳食有兩手。曾經在一次食宴上,有夫人吃過她做的翡翠豆腐,口感一絕,想問她討要方子,被陶知得知后,就帶她離開了。他說,他夫人的豆腐,只有他自己能吃。
    聽母妃說,當時聽完這番話,眾位夫人面上都羞得通紅,桓娘臉上卻無甚變化,眾人都說,陶知平日肯定對桓娘萬分寵愛,說慣了情話,桓娘見慣不慣了。不然,聽到這話,臉上肯定臊得不行。”
    “哦?還有這樣的故事?”林棠棠意外道,“那后來呢?桓娘可有參加其他宴會?”
    “宴會繁瑣,規矩太多,那桓娘平常也不是喜歡走動的人,本來出席的宴會屈指可數。后來嘛,聽母妃說,便未曾在宴會上見過桓娘了。陶知憐愛她,金屋藏嬌呢。
    桓娘的肚子也爭氣,給陶知生了一個兒子。可惜,命不長。她死后,陶-->>知每逢休沐,都會去橙園,聽說,那里是桓娘生前最愛去的地方。”
    “金屋藏嬌?”
    林棠棠不置可否。
    依照寶珠郡主所,陶知對桓娘深情。
    可是,誰知道這里面究竟有沒有其他內情。
    高門大戶的光鮮故事,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隱秘。
    兩人聊了幾句,林棠棠離開了茶樓。
    回到馬車上后,她讓李嬤嬤去問李國公府漕運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