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完皇室,張墨又轉向那些投降的西齊大臣。
他并非一味殺戮,而是區別對待:對于貪腐無能、民憤極大者,嚴懲不貸。
對于雖有罪責但能力尚可、且愿意歸順者,給予戴罪立功的機會;對于少數素有清名、只是各為其主的官員,則嘗試招攬。
“傳令下去。”張墨對隨行的馬恒道:“即刻張貼安民告示,宣布北疆律法,廢除西齊苛捐雜稅。
組織人手,清理街道,掩埋尸體,撲滅余火,嚴防瘟疫。開倉放糧,賑濟城中饑民。有趁亂搶掠、奸淫婦女者,立斬不赦!”
一系列命令發出,顯示出張墨不僅是軍事統帥,更是深知安定人心、恢復秩序乃當務之急的統治者。
拿下金城,僅僅是第一步。如何將這座百戰余生的王都及其廣袤的疆土徹底消化,融入北疆體系,是更大的挑戰。
張墨將大營設在原西齊王府,開始全力穩定局勢。
金城實行嚴格的宵禁和軍事管制。北疆軍分成數隊,日夜巡邏,嚴厲打擊任何形式的破壞活動。
同時,派出精銳小隊,清剿城內可能藏匿的西齊殘兵敗將和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迅速恢復了基本的社會秩序。
帶來的北疆文官團隊迅速接管了金城及周邊州府的政務。
他們首先做的就是統計戶口、清理府庫、接收檔案。北疆的《新政綱要》開始頒布,包括清丈田畝、減免賦稅、鼓勵工商、興辦學堂等政策,逐步推行。
雖然初期遇到一些舊勢力的抵觸,但在北疆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明確的法律面前,阻力被逐漸化解。
戰爭對金城的經濟破壞是巨大的。張墨下令從北疆本土緊急調運大量糧食、布匹、藥品等物資,平抑物價,救助災民。
同時,鼓勵商鋪重新開業,恢復市場交易。對于受損嚴重的民居,給予一定的修繕補助。這些措施有效地安撫了驚魂未定的百姓,逐漸贏得了民心。
張墨深知征服土地易,征服人心難。他并未強行禁止西齊的風俗信仰,反而表示尊重。
同時,也適時地引入北疆的文化和“梵天圣主”的信仰,通過溫和的方式促進文化融合。他親自祭拜了西齊的宗廟,表示對歷史的尊重,這一舉動贏得了不少西齊舊臣和士人的好感。
在金城局勢初步穩定后,張墨的目光投向了西齊廣袤疆土上那些尚未臣服的城池和地區。
西齊王國疆域遼闊,雖王都陷落,皇帝被擒,但西部、南部仍有不少邊遠州郡處于觀望或實際獨立狀態,一些地方將領和部落首領甚至可能擁兵自立。
必須趁熱打鐵,盡快將這些地區納入掌控。
張墨決定分兵兩路,進行掃蕩:
西齊西部、西北部疆土,包括廣袤的沙漠、草原和山地地帶,那里部落眾多,情況復雜,且有西齊殘部可能西逃勾結西域勢力。
周大彪率三萬精銳,以河西軍團為基干,輔以部分歸順的西齊熟悉地形的騎兵,掃蕩西齊西部和西北部疆土。
周大彪性格相對沉穩,熟悉西北情況,擅長懷柔與威懾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