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薩克森州,阿舍斯萊本。
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小城,寧靜而古老。
奉都集團的慶功酒會就在這里舉辦,為了慶祝他們成功并購了本地的西斯公司。
酒會現場,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劉清明端著一杯紅酒,站在角落里,安靜地看著這一切。
這次并購案,他是批準方,甚至連奉都集團聘請的卡爾咨詢公司,都是他牽的線。
不過,他并沒有在這里看到卡爾。
那個精明的德國人,此刻正在荷蘭,攪動著另一場更大的風暴。
一個略帶疲憊但又難掩興奮的男人端著酒杯走了過來。
“劉處長,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是寧遠省工業廳的廳長,陸榮炳。
相比上次見面時的愁容滿面,他現在顯得正常多了,眼神里充滿了驚喜。
劉清明與他碰了碰杯:“我跟代表團過來的,聽說你們談成了,過來看看。”
“要不是你的支持,這事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
劉清明卻很謙遜:“陸廳,這是你們辛苦談判的成果,我可不敢居功。”
“不不不,”陸榮炳連連擺手,“你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光是外匯就省了一大筆,這難道不是功勞嗎?”
劉清明笑了笑。
“可惜,最重要的部分,最后還是沒能突破限制。”
他指的是西斯公司最核心的那部分技術。
陸榮炳的臉上閃過一絲,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
“不,劉處長,不是沒有突破,我們只是暫時擱置了那部分的談判。”
“哦?”
“我們先把其他能達成的協議都簽了。我們的打算是,等首輪對話的風頭過去,再找機會和德方單獨交涉。”陸榮炳壓低了些許音量。
劉清明立刻明白了。
“這是卡爾的建議吧?”
“沒錯,就是卡爾先生的建議。”陸榮炳點頭稱是,“他說,相比瑞典和芬蘭那些國家,德國在政治上更具自主意識,他們有時候,也樂于看到美國人不高興。”
劉清明心領神會。
卡爾這個家伙,真是把人心和國際政治玩得明明白白。
當然,分階段談判,也意味著他能再賺一筆咨詢費。
劉清明不無惡意地想著。
“希望你們能成功,那樣的話,我們后續的談判,就有一個很好的案例可以參考了。”劉清明說。
“我們也希望能成。”陸榮炳嘆了口氣,“畢竟花了國家這么多錢,如果能直接把技術買回來,能省下多少寶貴的時間啊。”
“德國政府那邊的態度怎么樣?”劉清明問。
“卡爾去接觸了一下。有保守派反對,但也有不少人贊成,大部分人保持中立。”
陸榮炳頓了頓,有些無奈。
“卡爾表示,他可以去游說那些中立派,不過……費用相當昂貴。奉都集團的領導層開會研究后,覺得不劃算,就沒通過。”
劉清明端起酒杯,掩飾住了自已的一絲失望。
“唉,算了。”
“劉處長,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陸榮炳苦笑,“我們這些人,都還沒有雇傭外國人去搞政治公關的習慣,總覺得不靠譜,信不過他們。”
“我明白,所以說算了。”
“慢慢來吧,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陸榮炳自我安慰道。
劉清明點點頭。
確實如此。
對于陸榮炳和奉都集團的領導們來說,他們首先是官員。
只要把事情辦成了,對上對下就都有了交代。
至于更長遠的未來,那是下一任的事情。
先慶功,把眼前的勝利果實拿到手再說。
“來,劉處長,我帶你去認識一下我們奉都的領導。”陸榮炳熱情地拉著他。
這次并購是奉都集團的頭等大事,集團里但凡有點級別的領導幾乎都來了。
聽說劉清明是國家發改委的實權副處長,這些人立刻表現出了十二分的熱情。
以后打交道的機會多的是。
現在結個善緣,絕對是明智之舉。
要是在京城,他們想把這位年輕的處長單獨約出來,恐怕連門都摸不著。
劉清明也是來者不拒。
東北片區,正好是他的分管范圍。
奉都集團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典型,能掙扎著活到現在,背后是整個寧遠省在全力扶持。
他早就計劃著要去東北調研,奉都是必去的一站。
就這樣,劉清明在一片笑語晏晏中,與奉都集團的人、寧遠省工業廳的人、華夏領事館的官員、德方西斯公司的管理層、阿舍斯萊本的地方政府官員,甚至是德國相關行業的代表們,一一碰杯,相談甚歡。
整個酒會,洋溢著成功和勝利的熱烈氣氛。
***
而在萬里之外的清江省云州市。
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根據劉清明的建議,由清江省國資委牽頭,一份紅頭文件正式下發。
云州電子一廠、二廠等多家經營狀況一般的國有企業被整合重組。
一個全新的省級國有企業——云州高科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集團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與云州大學等本地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
緊接著,云州高科集團旗下的第一家全資子公司——云州電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這家公司,就是劉清明整個計劃中,用來承接歐洲先進技術的核心載體。
在他的設計藍圖中,這家公司最終會是一家合資公司。
它將把德國的蔡司、甚至是島內的積架等所有相關的產業鏈企業,全都拉進來,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公司的生產模式,將完全對標荷蘭的阿斯麥。
全球采購,集成創新。
研發中心可以放在歐洲,但最大的生產基地,必須放在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