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處,楚有材早已帶著駐京辦的工作人員列隊等候。
他臉上堆滿了最熱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林書記,各位領導,歡迎來到京城!一路辛苦了!”
他恭恭敬敬地從工作人員手里接過每一位省領導的行李箱,親自引著他們走向停車場。
大巴車旁,代表們有序上車。
幾臺黑色的轎車前,楚有材井然有序地安排著手下一一接應。
他親自拉開那輛洗得干干凈凈的奔馳s車的后門,并親自把門。
“林書記,請。”
林崢點點頭,彎腰坐了進去。
劉清明緊隨其后,坐在了林崢的旁邊。
楚有材關上車門,小跑著繞到另一邊,坐進了副駕駛位。
車隊緩緩啟動。
雖然經過了長途飛行,但林崢的精神看起來很不錯。
楚有材轉過半個身子,開始向林崢匯報駐京辦的各項接待安排。
從住宿到餐飲,從會議到出行,他講得巨細無遺,顯然是下了一番苦功。
林崢只是安靜地聽著,偶爾微微點頭。
這些都是固定流程,沒什么新意,也出不了什么錯。
當楚有材口干舌燥地匯報完畢,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書記,您看還有什么指示嗎?”
林崢終于開口了。
“你們駐京辦,主要任務是服務好其他的同志。”
他的話很平淡。
“我的行程,由他安排。”
林崢的目光,看了一眼身邊的劉清明。
這個“他”,指誰不而喻。
楚有材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他整個人都愣在了副駕駛座上。
大腦一片空白。
省委書記的行程,不歸省委一秘管,不歸駐京辦管,卻歸一個綜合一處的副處長管?
這叫什么事?
他心里翻江倒海,臉上卻不敢表露出半分。
他馬上笑著轉向后座的劉清明。
“劉主任,那……您看這樣安排,可以嗎?”
姿態很低。
劉清明點點頭。
“楚處長辛苦了。我和你們陳主任已經溝通過了,你不必擔心。”
一句話,讓楚有材的心徹底沉了下去。
陳爽。
又是陳爽。
原來人家早就繞過自已,直接和正主聯系上了。
自已這次真得是看走眼了,林書記分明當這位年輕的副處長是心腹。
楚有材感覺自已的臉頰火辣辣地疼。
他不敢再多說一個字,默默地轉過身,看著前方的路。
車隊平穩地駛離機場,匯入京城滾滾的車流,朝著代表團指定的下榻賓館開去。
清江省代表團這次一共來了八十七人。
其中,正式代表六十五人,陪同及工作人員二十二人。
在全國三十八個代表團中,這個人數規模,不上不下,基本符合清江省的政治經濟地位。
下榻的賓館位于西城,地方幽靜,安保嚴密,離會場也不遠。
劉清明跟隨著林崢,走進位于賓館三樓的一個大套間。
他放下手里的行李箱。
林崢沒有坐下,他站在客廳中央,環顧了一下房間。
片刻后,他看向劉清明。
“讓你準備的材料,帶來了嗎?”
劉清明點頭。
“帶來了,書記。”
他又補充道:“我已經聯系了國辦的一位工作人員,他是負責文書工作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找他幫忙。”
林崢搖了搖頭。
“不。”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面陌生的街景。
“帶上材料,我親自走一趟。”
劉清明整個人都頓住了。
他一時間沒有作出回答。
林崢轉過身,看著他。
“你怎么想?”
劉清明定了定神,說出了自已的顧慮。
“書記,您不擔心嗎?”
“如果……我是說如果,情況并沒有我們預估的那么嚴重,會不會讓中央覺得,我們清江省是在小題大做,危聳聽?”
林崢的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你可是斬釘截鐵地判斷,會擴散到全國的。”
劉清明深吸一口氣。
“我現在,依然是這個判斷。”
“只是,您這么相信我,讓我有些……意外。”
林崢忽然笑了。
“呵呵。”
“小劉啊,這次雖然也很嚴重,但比起你第一次在我的書房里慷慨陳詞時,還是有差距的。”
劉清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當然記得。
第一次,他是抱著魚死網破的決心去的,賭上的是自已的性命和前途。
這一次,最壞的結果,無非是判斷失誤,反應過度。
雖然對于一個省委書記來說,因為判斷失誤在組織上丟分,極有可能影響到后續的政治前途,同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失去組織信任,等于失去政治前途。
可林崢,還是又一次,幾乎是毫無保留地,押上了自已的政治前途。
這份信任,重如泰山。
劉清明焉能不感動。
“帶上材料。”林崢的語氣恢復了平靜,“你給我開車,就我們兩人。”
“知道去哪吧?”
劉清明立刻挺直了腰桿。
“知道。”
“我要不要先聯系一下李明華?”
李明華,是胡金平的京大同班同學,上次進京參加“全國十杰”表彰大會期間,兩人第二次見面并留下了通訊方式。
林崢擺了擺手。
“不用。”
“這種事,他的級別不夠。”
他拿起桌上的一個紅色電話,直接撥通了一個號碼。
“我來聯系國辦的郭主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