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秋收,也就只有一個季,每年的收成跟揚州根本沒法比。.微′趣·小*說?+首?發¢
想要治理好平城在平城有一番政績或是作為,其實并不容易。
可你沒有政績,朝廷給的扶持也不會太大,反而更說不上話,只有在每年受災的時候,跟朝廷爭取賑災的糧食。
說到這喬氏嘆了一口氣,若平城知府不是夫君,換成任何一個人,國公夫人攜家眷入平城,說句難聽的便是一個月不睡覺,你也得事無巨細的想著如何安排。
你要知道地方的官員,有時候并不能直達圣聽。
你上是個折子,不如國公在圣上面前說一句話。
或者說,國公在京城有什么資源,或者有什么機會的時候想到你了,就能造福一方百姓。
只可惜,李知府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只是這話喬氏也不會說透了,反正平城的模樣孫氏也看在眼里,她也是窮苦出生,自能懂得。
果真,孫氏一路皺眉,京城繁華,從京城出來,再看平城感觸良多。
喬氏很適時的接嘴,“平城的天氣改不了,看著工部有沒有法子改變一些。”只是,這要做也是大工程,一時半會兒也完成不了,若是地勢不適合農作,可以換一條路。.d+a.s!u-a?n·w/a/n!g+.
`e_t¨
“妾身有時候想,平城接壤蒙古,若是能將這條路打通了,于平城百姓亦是有好處。”蒙古生產戰馬,若是每年進貢的戰馬都從平城路過,沿路之地那是不是驛站酒肆就可以開起來了。
不能只靠種地,別的法子也想一想。
而戰馬事關軍營,正好是國公管轄的范圍。
就比如說,孫氏瞧上的這匹馬,就是從蒙古來的。
“只是,平城山多,這路并不好走。”孫氏也在認真的思考,蒙古的馬確實是好的,但是因為他們每次要繞路,很多馬都死在半路上了,對于朝廷來說,對于軍隊來說都是損失。
而且,這做戰馬的營生,肯定是要交給可信之人,要不然從中克扣一些馬,而后在一個地方做土皇帝,朝廷也不知道。
“世上本無路,人走多了路就來了。”對于路的問題,喬氏倒是并不擔心。
只要朝廷同意,這路她就有法子修起來。
哪怕,填補一點自己的嫁妝,都要如此。
“看我,到底愚鈍了。”孫氏撲哧笑了出來,這個立場她倒是沒想過,喬氏真真是有知府之才。,q?i~s`h-e+n′p,a¢c!k^.-c¨o.m?
若是她是男子,以孫氏淺薄的認知,覺得喬氏比李知府更適合知府之位。
葉微漾不知不覺也落后下來,仔細的聽姨母她們說話,聽到婆母夸獎姨母,心中滿滿的都是驕傲。
喬氏就如同蘇氏一樣,心中有丘壑卻無法施展,只能寄托于男子。
“所以啊,妾身很羨慕孫姐姐。”話說到這戛然而止,有時候她也疑惑,為何孫氏會放棄所有的功績,甘心嫁人呢?
女子想要堂堂正正的站于人前,真的是太難了。
或許因為自己也覺得自己有些能力,反而更不甘,更羨慕孫氏。
只是人家兒子在這,她若是說的太透了,好像就跟挑撥人家父母的關系一樣,“已到山下,咱們可要各憑本事了。”
笑著直接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