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要點面子,現在是半點面子都不要了。
以前趙正經常在書本上看到某某大戶人家施粥賑濟,以為人家心善。
可剖開細看,骯臟的不得了。
“丑話說前頭,來我家當了包身工,那子子孫孫可就都得給我趙家賣命了。”
“當然了,不一定能讓你們吃飽飯,但絕對餓不死你們,愿意來我家的,就過來做個登記。”
“不愿意的,只能說對不起了,石炭和糧食都借不了!”
有幾個人不假思索走過來登記。
而大多數人還在糾結。
當佃戶只是被壓榨,但是契約時間一到,他們還是自由身。
可當了包身工,那就真的子子孫孫都得跟趙家綁死了。
因此,徐家村內雖然不少人都是鐘家佃戶,可包身工屈指可數。
“這是你欠鐘家的糧食,一共十五斤粟米,這是賣身的糧食,五斤粟米,五斤米糠!”趙正讓吳月英稱好糧食,遞給了眼前之人。
村子里的人自然都知道鐘家開出的價格。
好年景當包身工,是有賣身錢的,不說多,兩銀子是有的。
但現在,賣身錢沒了,鐘家只愿意給兩斤米糠一個人,一般一個家庭都是三到五口人。
鐘家只需要付出十斤米糠左右,就能收獲一戶包身工。
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包身工跟畜生沒什么兩樣,沒有人身自由,要給地主家勞作到死。
所以,大家都不愿意。
不過,趙正出手足足是鐘家五倍,看到那粟米和米糠后,一個個就坐不住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