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得停止自己的思緒,跟著他快步往前。
宅子地面鋪著大青磚,墻壁與梁頂有不少磚雕、木雕、石雕點綴,非常干凈,但也很古樸幽深,未見到人。
走了一段路才發現,這是經典的“駟馬拖車”結構大祠堂。
所謂駟馬拖車,指的是中間有三進祠堂群,像一輛龐大的馬車,而左右各有兩條長長的火巷(潮汕人也叫“從厝”),總共四條,像四匹馬拖著祠堂前進。
這種格局的祠堂建筑,一般只有地位顯赫的世代官宦、巨賈和名門望族才有能力建設,倒與廖小琴展示出來的實力相當匹配。
快來到主廳的時候,我有一些傻眼。
門口站著兩位漢子,穿著對襟紅馬褂,扎著紅腰帶,背著手,神情肅穆,像兩位門神。
主廳口子上扎著一道圓弧形的大花門,后面有一個大火盆,盆里還燒著炭火。
隱約見到主廳里面,左右兩排各坐著六個人,一個個穿著中山裝,正在喝茶,似乎迎接什么人的到來。
而正中間的位置,坐著一位身穿錦繡長袍,滿頭銀發,一臉皺紋,慈眉善目,八十多歲的老太太。
老太太神色從容淡然,目光滄桑而矍鑠,猶如經歷過狂風巨浪的深海,仿佛一眼能看穿別人的心思。
她身旁還坐著三個人。
左一是一位中年男人,體型微胖,長相憨厚,鬢角稍有些白絲。
左二是一位年輕男子,二十多歲,梳著當年最流行的郭富城三七分發型,打著油光錚亮的發蠟,戴一副眼鏡,嘴里還嚼著口香糖,一副海歸花花大公子的模樣。
右邊是廖小琴,今天她穿著一身旗袍,頭發挽起,插著銀發簪,略施淡妝,美得多少有點過份了。
我見到這副陣仗,訝異不已,沒踏進大廳,一扯三叔公,低聲問:“這是干嘛?相親啊?”
三叔公笑呵呵對我解釋。
“小孟,你不要緊張。這是家里的老規矩,凡是能請來老宅做客之人,都被視為自家的好朋友。”
“大廳里正中坐著的是祖奶奶,其余的皆為家中有頭臉的人。小主讓你過來,讓大家都認識一下,今后若遇見了什么問題,他們都會傾全力幫助你,也免得天天受江湖上的魑魅魍魎威脅。”
廖小琴會對我這么好?
我怎么覺得有些不正常呢!
“認識一下沒問題啊,大家坐下來喝酒聊天吹牛逼多好,干嘛搞這么夸張?”
三叔公臉色淡然,一副不以為奇的神情。
“因為等下你進門的時候,要行一個鳳凰拜山儀式,所以提前布置了一下。”
我瞪大了眼睛。
“鳳凰拜山?!這不是舊社會入伙的規矩么?!”
舊社會五花八門中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入門儀式,規矩頗多,也較為繁雜。
后來清朝時期洪門興起,納入了江湖上不少五花八門中人,它入門使用鳳凰拜山儀式,簡潔而莊重,流傳開來之后,被三教九流所普通采用。
三叔公點了點頭。
“對。但今天鳳凰拜山不是叫你入伙,你一身技藝,全是小主教會的。無論怎么說,小主都是你的授業師父。你來之前,小主已將情況向祖奶奶進行了稟報。”
“老太太的意思,走馬陰陽的手段,本來從不傳授給外人,但當時情況比較特殊,教了就教了,但起碼得補一個鳳凰拜山儀式,也算對祖師有個交待。”
“不過,今后你在外行事,絕不能以家里人的名義,頂多只能以朋友的身份。”
原來如此!
我說怎么搞這么隆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