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鎮守邊境地帶,九大塞王就是如此,事實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藩王也為大明的安穩立下的汗馬功勞;
其三,用藩王的力量壓制百姓和貴族;
其四,太祖當年出身貧苦,經歷了人間無數的悲慘,不想讓子嗣再受苦;
太祖的用意是對的,事實上也的確是迅速穩固了初建的大明江山。”
“可是,太祖也不是神,眼光依舊有局限性,他沒有想到他的后輩子嗣會如此的放肆和混賬,
更沒有想到后世子孫已經成為了大明的負擔,成為了大明身上的吸血蟲,更是讓大明差點覆滅!”
眾藩王臉色難看之極,皇帝這是在罵他們了。
而且將他們比作蟲子,真是無法忍受了。
“不服氣是嗎?”
崇禎看著依舊不服氣的眾藩王,伸手一招,角落里一直未出聲的王承恩上前呈上一份紙張。
“太祖時,宗室之人只有五十八人,到了萬歷二十三年,玉牒記載有十五萬七千人。
到了天啟七年,整個宗室二十二萬人,皇室人口增長是普通百姓的十倍之多,增長之快,前所未有,
別的不說,第三代慶成王朱鐘鎰有子女共94名,憑借一己之力迫使朝廷修改宗室規則,這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知道民間怎么稱呼皇室嗎?天下養豬,記住了,是蠢豬的豬,不是朱由檢的朱。”
“為什么要生這么多?因為生一個代表著一個郡王,一份豐厚的俸祿,生孩子成為了你們撈取錢財的手段,你們只知道錢財,可從未考慮過朝廷的負擔。
朕給你們算筆賬,萬歷初年每年田賦稅是兩千三百萬石,宗室俸祿就需要八百萬石,山西兩省的糧食還不夠宗室俸祿的一半,何等的可怕。”
“你們是不是想說,你們身份宗藩,不能四業,繼承藩王開始就不能擅自出府,只能在家生孩子?
那為什么有那么多藩王無子嗣除藩的?是他們沒能力娶更多,是不行?還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