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這些,崇禎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第二天的早朝,群臣行禮后,孫承宗出班了。
“陛下,臣懇請朝廷組建大明火器研究院,理由有十,一、紅夷大炮在寧遠大捷中威力已經驗證……。”
足足說了一刻鐘的時間,將火器的利弊都講了個遍。
然后內閣的其余三人也都站了出來紛紛表示贊成。
見狀,崇禎問道:“諸位愛卿的意思呢?”
“請陛下示下!”
群臣自然沒有反對,昨天鑾駕出了皇宮,沒有絲毫的掩飾,隨駕的有哪些人,也不是什么秘密。
很顯然,皇帝和內閣已經定好了,到這里只是走個流程,他們若是不知趣反對,那就好日子也到頭了。
“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了,此事交由內閣去辦,速度要快,各部要積極配合。”
崇禎說完又看向了戶部尚書:“郭愛卿,火器研究院的成立會用到大量的鐵,今年鐵的產量有多少?”
“回陛下,截止到十一月初,各地報回來的產量為8000萬斤,預計今年在9700萬斤左右,但因為有些地方是直接折銀子的,所以估計朝廷能得到的生鐵預在7000萬斤。”
“戶部存鐵量有多少?”
“陛下,約600萬斤。”
聽完數據崇禎眉頭輕皺,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從這個存量中,他似乎發現了一些秘密。
7000萬斤聽著很多,實際上算起來還真不算多。
一門紅夷大炮差不多在3000-7000斤,以5000斤為中位數。
一門炮配50發炮彈,一枚炮彈按10斤算,折算一門個紅夷大炮得5500斤,也只能打造一萬三千門左右。
但其他地方就不消耗了嗎?
大明有兩億人,按一家八口算,也有2500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