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潼關驛站位于秦晉豫三省交界處,自古為戰略交通要地,是進入關中的第一座驛站,這種大驛站,配置的驛卒至少有五十名,且有轎夫、馬夫等數名,
可我們剛剛來的時候,只有幾人在,這就很不對了。”
崔明愣了一下,突然醒悟道:“對了,我們出了潼關后,這十余里路一個難民都沒有發現,這太不正常了。”
“走,找驛長問問!”
片刻后,驛站大堂內,袁可立居中而坐,崔明則護在身后,身前則是潼關驛站的驛長。
“卑下潼關驛驛長萬豐見過閣老!”
“起來,老夫有話問你!”
待萬豐起來后,袁可立沉聲道:“潼關驛站配置驛卒五十名,其余人等數十名,可現在為何如此凄涼?”
萬豐沉默了,袁可立見狀,猛的拍了一下桌子:“萬豐,你應該清楚,耽誤了文書傳遞,杖打八十,耽誤軍情,誅三族,老夫再給你一次機會,從實招來。”
噗通……
萬豐跪了下去:“閣老,陜西境內旱災,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附近根本就抽調不出驛夫,原本的驛卒也都叛逃了。”
“閣老,不止我潼關驛站,陜西整個境內的驛站內的驛卒至少有一半以上逃走了,更有甚者十不存一。”
袁可立聽完,臉色徹底的陰沉了下來。
大明的驛站有問題他很清楚,前段時間陛下為此砍了御史毛羽健,讓兵部徹查,但沒有想到竟然會嚴重到這個地步。
如果西北發生戰事,驛站又是這個樣子,那后果不堪設想。
這種情況驛長要負責任嗎?責任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朝廷對驛站管理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為何從潼關到這里,一路都沒有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