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書生才了然,自己這是著了道兒了。
良久,他才緩過勁來,指著沈夫子的鼻子,氣得搖頭嘆氣。
“你……你這老小子,早就知道你弟子寫出了傳天下的文章,故意拿話激我!”
沈夫子聞笑而不語。
落魄書生見沈春芳那副樣子,氣得牙根癢癢,但又無可奈何。
畢竟是自己著了他的道,口出狂。
良久,落魄書生才悠悠地嘆了口氣,開口道:
“師弟啊師弟,師父他老人家在天有靈,知道有你這么個好弟子,真是他的萬幸。”
“師父死了這么多年,怕是都想不到,自己還要遭這么一個坎。”
開口第一句,沈夫子聽出了師兄的陰陽怪氣,同時還拿師父壓自己,但沈夫子絲毫不為所動。
落魄書生見狀,又換了個方式:
“你這是要讓師父他老人家一手創立的心學,就此后繼無人啊!”
這是拿師父壓不成,開始打感情牌了啊。
沈夫子微微一笑,不急不躁,還是不為所動。
“不沖突,不沖突。”
“把璘哥兒吸納進咱們心學一派,不就成了?”
話鋒一轉,沈夫子臉上的笑容變得意味深長。
“莫不是……師兄打算而無信,不準備信守承諾了?”
“也罷,也罷。”
沈夫子故作姿態地嘆了口氣,眼神卻偷偷瞟著落魄書生的反應。
“叫師兄你認我弟子為師,確實是為難師兄了,哎。”
落魄書生一口氣堵在胸口,差點沒上來。
他哪里聽不出這老小子是在拿話刺激自己。
今天非得讓自己認一個十二歲的稚童為師不可是吧?
落魄書生直勾勾地看著沈夫子,見沈夫子態度不變,才長長地嘆出一口氣。
罷了。
自己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
落魄書生無力地擺了擺手。
“去吧,大丈夫一諾千金,準備好拜師的束脩。”
沈夫子聞,臉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大笑一聲,轉身便出了門去。
房間里,只剩下落魄書生一人。
他看著空蕩蕩的門口,許久才搖了搖頭,嘴角竟也勾起笑意,笑了好一會后,臉色才恢復如常。
“師弟啊師弟,你這般處心積慮為那弟子考慮,就不怕再養出一個白眼狼?”
“我們心學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啊....”
落魄書生低聲自問,像是在問自己,又像是在問神明。
望著窗外云卷云舒,落魄書生眼含追憶,腦海中浮現當年的心學盛景。
二十年前,心學還是大夏儒家五大流派之首。
門下弟子,遍布朝野,滲透官場各個階層。
最鼎盛的時候,內閣七位大學士,竟有四人出自心學門下。
大夏士林,甚至流傳著翰林多心學的說法。
何等的風光無限。
可這一切,都隨著一個人的出現與離開,轟然崩塌。
二十年前,此人拜入師門。
師父視其為心學復興的希望,傾囊相授,寄予厚望。
可誰又能想到,被師父引為最得意的弟子,最后卻成了心學一派的掘墓人。
他叛逃了。
不僅自己叛逃,還帶走了心學當時最有潛力的那批骨干。
自立門戶,另起爐灶,自創一套“天人感應”學說,公然把心學貶入塵埃。
心學一派,自此元氣大傷,盛況不復。
師父也因他心力交瘁,郁郁寡歡,沒過幾年便含恨而終。
此人便是如今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首輔。
宴居。
這也是沈春芳寧愿致仕還鄉,窩在清河縣小地方,也不愿再踏足京城半步的緣由。
落魄書生緩緩閉上眼。
腦海中,盧璘奮筆疾書,寫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樣子,好像與二十年前,宴居初入師門時寫下的文章,竟有些重合。
一樣的驚才絕艷。
一樣的氣吞山河。
一樣的,讓人看到了無限可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