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山市一直都展現出強人形象,但在好朋友兼曾經的上司面前,他才暴露出焦躁不安的情緒。
秦云東和蔣廉共事五年,太了解他的個性。
蔣廉不是脆弱的人,抗壓性也極強。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只不過是面對朋友才有的情緒宣泄。
只要跨出這個門,蔣廉還是那個霸氣側漏的領導者形象。
“老蔣,你多年和企業家打交道,還能不知道他們的心思?他們或主動或被動都曾有行賄行為,生怕自己會被牽連進去,不但重創企業,自己也會鋃鐺入獄。所以企業家避險反應是正常的,沒什么大驚小怪。”
秦云東把企業區分對待,擾亂市場公平的競爭環境、用行賄手段獲得項目的企業,必須毫不留情打擊,驅逐他們是凈化營商氛圍,縱然受到損失也在所不惜。
但是,還有很多企業是被迫行賄。某些部門索賄,甚至利用手中權力惡意脅迫,企業交了錢卻沒有獲得任何經濟利益,這樣的企業就應該免予處分,并要進行安撫。
還有的企業看似有行賄行為,但只是個人行為,比如是企業銷售部門或者銷售員,為了完成任務拿獎金主動向官員行賄。只要沒有證據證明是企業所為,這也不能算在企業頭上。
另外,對民營企業早期不規范行為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
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法律法規不健全,行賄罪立案標準和現在不一樣。根據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如果按舊法不構成犯罪則不應該追責。
秦云東耐心地為蔣廉分析后叮囑說,只需要把反腐對企業的好處講清楚,再針對他們進行行賄受賄的普法教育,相信很多企業家會安心,畢竟大部分企業還是守規矩的。
“老蔣,你在臨江市工作多年,實際情況你很清楚。五年前我大力反腐,也經歷短期的震蕩,但結果是很快就有更多的企業慕名而來。因為企業分得清楚好壞得失,好的營商環境是他們發展的基礎,誰也不想在惡劣的環境中做生意。”
秦云東說的道理,蔣廉都知道,他的本意就是聽秦云東說說話,求得自己的心安。這或許就是朋友的作用。
蔣廉此時情緒已經穩定下來,他端起咖啡杯瞟了秦云東一眼:
“云東,你說句實話,難道你不擔心周通平書記會被查出問題嗎?”
他剩下的話沒有繼續說,相信秦云東應該能聽懂。
蔣廉和周通平只是泛泛而交,沒有什么私人感情。他擔心的不是周通平被查,而是替秦云東擔憂。
如果周通平被認定存在任人唯親,破壞組織生態環境,那么秦云東很有可能會受牽連,畢竟誰都知道秦云東和周通平之間的關系,肯定會被一些人拿出來大做文章。
蔣廉最不想看到秦云東被罷免,那將是對臨江市致命的打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