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良的引領下,一行人穿過城門,正式踏入陽谷縣內。
一入城,關云山與監察使李觀便敏銳地捕捉到了此地的與眾不同。
街道整潔寬闊,兩旁商鋪雖不算奢華,卻開張有序,行人往來,神色間并無戰亂之地的驚惶,反而透著一股踏實與希望。
尤其是監察使李觀,他在北涼州擔任監察使已逾十載,足跡遍布各郡縣,驗收過無數所謂功績。
然而,從未有任何一處郡縣,能給他帶來如此強烈的沖擊。
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朝氣與生機。
更令李觀暗暗心驚的是沿途所見百姓的神情。
無論是步履匆匆的平民,還是身著號衣的士卒,甚至是在街角勞作的奴隸,當他們的目光觸及秦良的身影時,無不流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熱忱!
那眼神中的光芒,是李觀在別處只會在少數死士或狂信徒眼中才能看到的狂熱忠誠。
而在這里,竟彌漫于整個陽谷縣,無聲地浸潤著每一寸土地。
這份無聲的擁戴,比任何豪壯語都更具說服力,讓李觀對秦良的評價,瞬間拔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接風宴設在縣衙大廳,雖非珍饈滿席,卻也食材新鮮,烹調得法,盡顯待客之誠。
席間,關云山、李觀與秦良相談甚歡,氣氛融洽。
兩位上官的笑意也始終未曾離開過他們的臉龐。
翌日,核驗工作正式開始。
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
三山谷戰場雖已清理,但那場大戰留下的痕跡依舊觸目驚心。
巨大的彈坑、被滾石碾平的坡地、深深刻入山巖的爪痕劍印……無不昭示著戰斗的慘烈。
堆積如山的狼妖骸骨、眾多士卒和武者的證詞,更是鐵證如山。
秦良一方提供的數據詳盡、證據鏈完整,毫無虛報浮夸之嫌。
僅僅兩天時間,關云山與李觀便完成了所有核驗程序,心中再無半分疑慮。
陽谷縣府邸內,關云山放下最后一份核驗文書,長長吐出一口氣,看向秦良的目光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贊賞:
“秦大人,此戰戰果之輝煌,實在令關某……嘆為觀止!”
他搖頭感慨,“上萬兇悍狼妖,其中二階、三階的精銳更是數量驚人,竟被貴縣一戰盡數剿滅!”
“這份戰力,這份膽魄,遠勝朝廷那些徒有其表的禁衛軍。”
“若換做是那些聞風喪膽、棄城而逃的鼠輩,此刻陽谷縣恐怕早已淪為焦土,哪能有今日之氣象!”
他這番話發自肺腑。
身為州丞,他深知軍中虛報戰功的積弊,殲敵一千報兩千、三千乃是常事。
此行之前,他甚至存了幾分若秦良稍有虛報,看在款待情面和戰功不易的份上,或可代為遮掩一二的心思。
如今看來,卻是自己格局小了!
人家不僅沒多報,甚至可能還因戰場混亂有所遺漏。
“關大人過譽了,實乃僥幸,仰賴將士用命,百姓同心。”
秦良謙遜地搖頭,神色卻無比鄭重,“下官既受朝廷重托,牧守一方,便是這陽谷縣數十萬軍民之父母官。”
“守土安民,乃職責所在,縱使敵寇兇頑,九死一生,但凡有一線可能,下官亦當率眾死戰,豈能輕棄土而逃,置黎民于水火?”
“此心此志,天地可鑒!”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