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理,兒子已然無師自通。
事實也正如他所料。
當得知這筆豐厚的開拔費并非軍餉,而是六公子秦良自掏腰包犒賞三軍時,校場上的氣氛瞬間被點燃!
那兩千余名即將追隨秦良遠赴北涼的士兵,眼神中的審視迅速被驚喜、感激和一種找到了明主的歸屬感所取代。
有了這份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初步的忠誠,秦良在北涼那最為艱難的初期立足與發展,無疑會順暢許多。
“父親放心,孩兒定不負所望!”
秦良向著父親深深一躬,語氣恭敬而堅定。
此刻,一股難以喻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蕩澎湃。
新的天地就在眼前!
那遼闊、未知又充滿機遇的北涼,將是他真正的舞臺!
為了這一天,他整整籌備、等待了一個月。
此刻,所有的準備都已就緒,只待揚帆起航。
……
日近中天,開拔的諸項事宜終于準備停當。
明良城軍營轅門外。
秦昊勒馬而立,目光落在同樣高踞馬背、英姿勃發的兒子身上:
“去吧,為父靜候你的捷報佳音。”
“是,父親!”
秦良鄭重點頭,隨后一抖韁繩,胯下駿馬昂首發出一聲嘹亮的長嘶。
“啟程!”
隨著他一聲令下,身后肅立的兩千余名將士齊聲應諾,聲震四野。
鐵蹄踏地,甲胄鏗鏘,這支由精兵悍卒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北去的征途。
秦昊與管家李浩駐馬原地,目光久久追隨著那漸行漸遠的隊伍,直至那面飄揚的秦字軍旗徹底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
良久,秦昊才緩緩收回視線,輕聲道:“走吧,我兒秦良,有大將之資。”
“老爺慧眼如炬,老仆也深以為然。”
李浩同樣面帶笑容,恭敬應和。
兩人的身影隨即調轉馬頭,緩緩消失在軍營轅門之內。
與此同時,秦良率領著他的部屬,一路向北。
不多時,便離開了安南州的疆界,朝著更為遙遠遼闊的北涼州進發。
安南伯府地處安南州北方,而北涼州則位于安南州更北方,兩州之間,還橫亙著一個幅員遼闊的薊州。
想要穿越薊州這片廣袤的土地,即便日夜兼程,也至少需要月余光陰。
行程雖長,秦良心中卻并無焦躁。
父親為他準備的物資極其充沛,糧秣軍械堆積如山,莫說一月,便是支撐半年也綽綽有余。
至于沿途的安全,更無需憂慮。
安南、薊二州作為人族經營數百年的腹地,強大的妖族早已被驅逐殆盡,殘余者也只能龜縮于深山老林,難成氣候。
而一旦進入北涼,憑借麾下這兩千能征慣戰的精銳,也絕對自保無虞。
唯一讓秦良略感失望的是,即便離開了明良城,他的每日情報系統也并未帶來預期中的豐厚饋贈。
究其原因,一是行軍途中,他無法深入探訪其他諸侯的勢力范圍。
二是安南、薊州歷經數百年開發,有價值的資源早已被發掘殆盡,遺落的漏網之魚實在稀少。
整個月余的行程中,情報系統所提示的收獲,總價值也不過萬兩白銀左右。
雖非小數目,但相較于初得系統時的血氣果與劉天明這等機緣,就顯得平淡無奇了。
不過這一現象,在進入北涼州之后,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