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從1983開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所未有

      第二百一十三章 前所未有

      “你相信愛情么?”畫面亮起,現出一張平淡的臉,以及一雙真誠的眼睛。這是個很奇怪的男人,不算丑,但也絕非好看,年紀不大,但好像充滿滄桑。他蹲著,雙手搭在膝蓋上,穿著短一號的白色衛衣,頭發退到了腦殼中線,就那么深情的看著你。“我信,特別是一見鐘情。有人說,這世上沒有一見鐘情,無非都是見色起意。我不這么看。我對你就是一見鐘情,可我也沒見色起意。”“呼哧……呼哧……”鏡頭一轉,對面pia著一條狗,后腿坐,前腿撐,同樣滿臉真誠。跟著畫面拉到中遠景,一人一狗對視,微妙的定格。“噗!”于佳佳咧了下嘴,這個鏡頭并不能讓人捧腹,卻有一種荒誕滑稽,且準確的向觀眾傳遞出這種信息的幽默感。“這啥玩意兒?看《末代皇帝》吧。”老媽道。“哎呀再看會,才剛開頭。”“開頭就沒整明白,肯定不咋滴……”老媽拿起織了一半的毛衣,表示不喜。“賣書的?賣書的?”熒幕里,趙寶鋼扯著大嗓門喊。“誒,這呢,這呢!”葛尤嗖地站起身,微駝,吊著露腳踝的褲子,以非常快的頻率倒騰過去。“人類文明結晶基本都在這兒了。《紅樓夢》,四大名著,講述了一對封建社會小兒女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太深。”“《平凡的世界》,當代作家最新力作,講述了一對現代社會小兒女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太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維埃革命經典,講述了一對布爾什維克小兒女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太左。你有沒有那種,就那種……”趙寶鋼嘿嘿嘿,“低俗的?”“有!有!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文化需求,是我們的責任。”葛尤將一本套著《平凡的世界》書皮的“小黃書”,賣給了趙寶鋼。趙寶鋼樂顛顛,又怕人笑話,“你不會看不起我吧?”“哪兒能呢?就算全國人民的文化水平都上來了,也得允許有個把俗人存在。您走好!”“哎,有點意思啊……”一直沒語的老爸忽然來了一句,“臺詞寫得真好。”“好什么,就是耍貧嘴!”老媽繼續織毛衣。“我也覺著好玩,細說又說不上來,反正跟以前看的不一樣。”蜷在沙發里的于佳佳挺起身子,變得興致勃勃。葛尤這個人一亮,開頭這段臺詞一說,仿佛每個字都在告訴觀眾,這是部與眾不同的作品!跟著劉貝出場,穿大花裙,包頭巾,戴著太陽鏡,咔咔咔在胡同里一走。于佳佳的眼睛更是bulingbuling發光,這身衣服張揚的讓人心跳加快,一見鐘情。當下的電視劇,已經逐漸摒棄了樣板戲的拿腔拿調,都在嘗試生活化。但從來沒有一部劇集,如此直截了當的挑戰觀賞習慣。它不是嘗試生活化,它就是生活化!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白奮斗、陶蓓、戴紅花、陶茂森、西葫蘆,第一集的五個主要人物全部亮相,個個鮮明奪目。臺詞配人物,人物撐臺詞,親近中又透著喜劇式的夸張,就叫一松快!老爸喝著茶水,一口一口倍兒滋潤。老媽織著毛衣,有一搭沒一搭的瞅一眼,耳朵卻聽得

      仔細。陶會計死活不同意孫女當模特,大吵一架,陶蓓氣的離家出走。幾人紛紛來勸,老頭有所松動。數日后的晚上,戴紅花去陶茂森家借剪子。門關的嚴實,窗戶也緊閉,窗簾拉著。韓影花衣服花褲子,黑色布鞋,精神氣十足。她推開門,見黑燈瞎火,里頭卻閃著光亮,還有聲音。遂踮起腳,表情逗比且凝重,伴著十面埋伏的bgm,一步一步探進屋里。“呔!干什么的?”老太太身手利索,拍拍肩膀踢踢腿,耍了個把式,“好你個毛賊!敢到我們胡同偷東西,讓你感受感受夕陽紅的厲害!”“哎哎,是我,啊,啊!”“喲,陶茂絲兒!你干嘛呢?”一番響動過后,韓影開了燈,奇道:“你自己在家關什么窗戶啊,干啥見不得人的……哎喲!”老太太表情絕了,小眼神一斜,指著電視機。里頭音樂一震一震,舞臺閃亮,一串長腿妹子扭著胯大步走來――居然是模特大賽。莫岐戴好眼鏡,支支吾吾,“你別誤會!我,我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您這批判可真帶勁兒啊。難怪人都說,十個男人九個花,剩下那個身體差。陶茂絲兒,看來你身體倍兒棒啊!”“噗哧!鵝鵝鵝鵝鵝……”老媽終于放棄毛衣,樂的跟大鵝來了似的,前仰后合停不下來。于佳佳看的正歡,突然嚇一跳,“你干嘛呢?”“十個男人九個花,剩下那個身體差……這話,這話太配你爸了!你爸年輕時候……”“別瞎說,當孩子面想干啥!”老爸一擺乎手。“鵝鵝鵝鵝!”老媽又樂,好半天才止住,“哎喲哎喲,這個有意思,比《末代皇帝》好玩多了!”…………前面兩集,都是時裝模特的故事,中間也沒廣告,很快就播完了。于佳佳意猶未盡的回到屋里,想寫篇東西,但咬了半天筆頭,無從下筆。“情景喜劇,這就叫情景喜劇啊……”太新鮮了!從形式、風格,到表演、對白、故事編排,前所未見。多年的媒體人經驗告訴自己,這一定是部開創性的,甚至遠遠超乎想象的作品。而越如此想,她越不敢動筆,索性翻出前幾天的報紙,從情景喜劇這個頭上開始捋。次日一早,報社。于佳佳研究了半宿,打著呵欠來到單位,發現氣氛略微妙。同事們都是一臉想說點啥,可誰也不主動張嘴的樣子。她坐在位置上,邊翻今天的報紙邊隨口道:“哎,《胡同人家》都看了么?”話音剛落,她瞬間覺得自己像塊可口的甜點,一大幫蒼蠅嗡嗡嗡的圍了過來。“從頭看到尾,太有意思了!”“白奮斗絕了,咋想出來的這人物。”“開頭看狗那段,我直接噴了,絕對藝術派!”“藝術個屁,明明是家長里短,寓教于樂!”僅僅兩集,便讓大家討論的不可開交。正此時,昨天不屑的那哥們進屋,于佳佳喊:“劉哥,看《胡同人家》了么?”“……”他背影一頓,先坐下身,末了才道:“看了點,湊合吧。”“怎么湊合呢,里面值得討論的太多了!我跟你講,這肯定今年獨一份!”“就是,還好每天兩集,不然得急死我。”已然有了擁躉。

      副主編又進來,開口便道:“都看了吧?這個絕對有東西可寫,誰想要誰就盯著。”“寫是寫,還得觀察幾集,剛開頭都不熟。”“哎,有觀眾反饋了么?”“哪能這么快?反正我盯著,都別跟我搶。”“還有我,我!”于佳佳忙舉手,“到時候公平競爭,誰好誰上……劉哥肯定不要。”“那是!”男人義正辭。……傳媒不發達,信息發酵的就慢。再加上是新劇種,觀眾和報紙一時沒反應過來,不曉得咋評價。但短短兩集,已經聚攏了一批相當可觀的受眾群。轉眼到了晚上,七點五十分。老劉bia在電視機前來回擰,一會央視,一會京臺,嗯,不是遙控的。眼瞅著快八點,鬼使神差的停在京臺頻道,同時自我催眠:批判,我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的!不一會,熒幕里出現片頭。第三集:流行歌曲。本集編劇:梁左。大意是講,趙妍妮癡迷港臺音樂不可自拔,成了最早的追星族。父母用了很多種方式教導,就是不聽,從而引發大院對音樂的一番爭論。年輕人喜歡流行,老年人喜歡紅歌和戲曲,而外來音樂大舉入侵,原創土壤單薄。白奮斗是個有藝術追求的青年,跟他們談不到一塊去。末尾處,街頭,葛尤靠在三輪車上等待顧客,手里拿著本書《淺談戲劇表演》。老劉一瞧這個人,不自覺的就開始笑,他好像有一種天賦,可以不動聲色去撓你的胳酒窩。一哥們從左側入鏡,挑著磁帶問:“有過癮的歌么?”“過到哪種程度的?”“哎,最近精神狀態不好,想來點刺激的。”“《上海灘》主題曲,浪奔浪佬,萬雷偷偷肛水涌扒嗅……”“停停!別跟我提上海灘,我陪我媳婦看了二十多遍,做夢都是許文強。”“那就《鐵血丹心》,一代天驕郭大俠,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更沒勁,有沒有非港臺的,翻唱歐美的也不要,我都快聽吐了。”“你算找對人了,四九城搞街頭文化的,就我這不同凡響。只能拿出我的傳家寶,新到的貨……”葛尤摸出本磁帶,放進錄音機,一按開關。開頭就是一段嗩吶,高亢,刺耳,一個女聲立馬跟上:“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帶著民歌腔調的曲風,簡單大氣的歌詞,不光震住了劇中人,更震住了劇外觀眾。老劉瞪大眼睛,這特么什么歌?!!“不管過去了多少歲月,祖祖輩輩留下我,留下我一望無際唱著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就這個!就這個!”那哥們砰砰拍著葛尤,“我老家就西北的,這味兒對,太對了!真沒看出來啊。”“嘿嘿,外頭這些是混飯吃的,里頭才是給自己的,您滿意就行。”“這話說得好。”他啪的甩出五塊錢,“不用找了!”“誒!”葛尤麻溜把錢揣兜里,高聲道:“您走著?”“走著!”“走好?”“走好!”“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四季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八百年還是一萬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這么一下子,老劉整個人都陷進去了。(還有……)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