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失儀。”阿連忙起身,將湯碗放到了小幾上,她立刻跪下請罪。
若說起來,并不是她的錯。
趙峋說不準她是有意還是無意。
“近前來。”趙峋忽然起了一絲興趣。
阿緊貼著軟榻跪下。
“母后讓你來做什么?”趙峋抬手,將她的一縷青絲在手中把玩。
阿不敢動,只是垂首柔順道:“太后娘娘讓奴婢來服侍皇上。”
她大膽的省去了“醒酒湯”三字。
無論太后何意,她要為自己打算。
那張巴掌大的臉兒被迫因著他的動作揚起,嫵媚的杏眸,透著楚楚動人的風致。
“讀不讀詩?”趙峋忽然問道。
阿不解他的意思,只得如實道:“奴婢只略認識幾個字。”
趙峋微微勾了勾唇,并未在意。
他只是忽然想起讀過的一首小詩,如今用在此處最合適。
宿昔不梳頭,絲發披兩肩。
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告訴母后,這醒酒湯很好,朕已經清醒了。”趙峋放開了她的頭發,面上恢復了常色。
這是讓她離開的意思。
阿暗自深吸一口氣,沒有任何遲疑的收拾好湯碗,起身行禮離開。
在離開壽春閣前,阿利落的將自己的頭發重新綁好,整理好衣裳,并沒有露出半分不妥來。
她知道,自她離開后,有人在觀察她。
“皇上,阿姑娘已經離開,儀容整齊。”崔海青來回稟時,特意加了一句。
這位阿姑娘是個聰慧的,并不在這些小事上自作聰明。
趙峋面上不見半分醉意,吩咐人回福寧殿。
何處不可憐。
她倒真的是知情識趣,惹人憐惜。
趙峋漫不經心的想著。
“皇上可曾喝了醒酒湯?”張嬤嬤仔細打量了阿,見她衣衫整齊,身上露出來的肌膚也并無不妥,心中起了一絲疑惑。
這一刻太短,難以揣摩出皇上對阿是否有意。
“未曾。”阿準備實話實說,雖是湯碗沒有摔破,湯汁卻是撒了的,想來會留下痕跡,太后的人一查便知。“皇上似是醉了,在奴婢奉上時,皇上打翻了……”
想來是意識到這樣說不妥,阿忙改口:“是奴婢沒服侍好。”
聽說
阿進去后,里面很安靜,阿不像是惹了皇上厭煩。
“皇上讓奴婢轉告太后娘娘,說是這醒酒湯很好,皇上已經清醒了。”阿沒敢忘了,先告訴了張嬤嬤。
張嬤嬤看了阿片刻,終于覺出些異狀來。“你的手臂是怎么回事?”
原來是阿在放下食盒時,換了下手,面上不自覺的露出些許痛苦之色。
“奴婢笨拙,在服侍皇上用湯時,不自覺的撞到了軟榻上,故此才……”阿小心翼翼望著張嬤嬤的臉色,小聲道。“奴婢知錯,請嬤嬤責罰。”
能撞到軟榻上,必是近身服侍。阿不是個笨拙的,莫非是皇上真的做了些什么,讓阿慌張了,這才有了失儀的舉動?
張嬤嬤擺了擺手。
連皇上都沒說責罰,她哪里會多?
“罷了,你今夜也累了,早些去休息。”張嬤嬤從抽屜中取出一個白色的藥盒,遞給阿:“這是消腫化瘀的藥膏,你且涂在撞傷的地方。”
阿忙接過來,感激的道謝。
等回了房中,阿脫了外衣,看著自己手臂外側的撞上,才敢真正露出痛苦之色。
這一下撞得很疼,可若非如此,皇上怎么會留意到她?
她細細的將藥膏涂好,感覺一陣清涼的膏體覆蓋上后,終于覺得好了些。
今夜她只能側躺著,索性靠到了床邊。
皇上并非對她毫無反應,她還有機會。
接下來,就要看馮太后想怎么做。
***
壽春閣中的事,在后宮中也傳開了。
不單是太后在揣摩他的心意,宮妃們私下里也都在猜測。
尤其當大家一早去坤儀宮給皇后請安,回來時走到一處不免議論了起來。
“娘娘,先前您是見了那人的,她果真如傳一般好姿色么?”曹選侍陪在吳充媛身邊,低聲問道:“整個后宮都傳遍了。”
吳充媛、苗芳儀、曹選侍三人走在一處,聽到曹選侍問,苗芳儀留神去聽。
往日里只有從三品以上的宮妃初一、十五時才能去永壽宮給太后請安,苗芳儀和曹選侍并沒有資格。
“自然是有副好皮囊的。”吳充媛想著那張嬌艷嫵媚的面龐,太后留下她在身邊,怕是沒有真的讓她當一輩子大宮女的意思。“你以為什么人都去送到皇上面前?”
若皇上真的把人收用了,也不過是放在后宮中,看在是太后身邊人的情面上,給個御女或是選侍的位份。
“今兒貴妃娘娘仍是告假,沒來請安。”苗芳儀若有所思的道。
鄭貴妃仗著自己受寵,去坤儀宮請安并不勤,皇后也拿她沒辦法。
吳充媛勾了勾唇,頗有些不屑的道:“不過是個宮女罷了,也配讓貴妃娘娘上心。”
曹選侍和苗芳儀交換了個眼神,私下有人傳,那位阿姑娘的美貌比之貴妃都不遜色。
畢竟昨夜皇上也將人留了一刻的功夫,不是么?
“別胡思亂想了,才不過一刻而已,能做得了什么?”吳充媛是鄭貴妃的表妹,也是因著貴妃的恩寵才爬到了從三品的充媛位置。“有功夫還是多想想自個兒為什么不得寵,至今都還靠貴妃娘娘施舍!”
若是真行那顛鸞倒鳳之事,一刻鐘是不夠的的。
兩人都紅了臉,喏喏的不敢再。
既是鄭貴妃稱病,三人一齊去了鄭貴妃的景和宮探望。
正在半路上,遇到了張皇后的儀仗過去,三人忙蹲身行禮。
“皇后娘娘真真是賢惠。”等到皇后一行走遠,苗芳儀才輕笑一聲,低聲道:“這就要去把人給皇上接回來?”
吳充媛輕蔑的笑了笑,曹選侍則是有些憂心。
她位份低,若真的來了個跟她同等的宮人,怕是往后更難往上走了。
往永壽宮去的張皇后,心中有些煩躁。
她倒不介意皇上后宮多添一個貌美女人,只是姨母越過她直接出手,只怕對她不滿意。
說來也可笑。她因為姨母的扶持而成為皇后,也正因為此,皇上不可能真的喜歡她。
才在永壽宮門前落下攆轎,便有宮人提醒道:“娘娘,太妃們都在,貴太妃今兒也來了。”
貴太妃的失心瘋始終都沒好,鮮少出來走動。
“母后萬福。”當張皇后進來時,果然見四位太妃都在。“請貴太妃安,諸位太妃們安。”
別人都笑著應了一聲,唯有貴太妃神色木然的呆坐在椅子上。
已經年過四十的貴太妃保養得極好,像是不會老一般,看起來至多是三十來歲的模樣。她生得極美,比鄭貴妃美艷,多添了些優雅和端莊。
看到貴太妃,張皇后覺得心里舒服了些。
先帝在時,貴太妃是最得寵的麗貴妃,那才是真正的寵冠后宮。且貴妃脾氣好,待人也寬和,比鄭貴妃得人心數倍。
結果又如何?她生的九皇子趙崢失足跌進水里淹死,后來她就瘋了。
先帝龍馭上賓后她得封貴太妃,還不是整日里靠著吃藥,過著這瘋瘋癲癲、生不如死的日子。
每次瞧見貴太妃,她明白馮太后讓她忍讓鄭貴妃的緣故,自古以來寵妃就沒個好下場。
張皇后陪坐在馮太后下首,陪著太妃們湊趣說話。當她的目光再次落在貴太妃處時,是因阿來給貴太妃奉茶。
阿神色間有幾分局促,貴太妃聽到她的聲音沒有反應,也并不接茶。她先前沒服侍過貴太妃,還不知道貴太妃慣來都是如此。
姨母竟還讓阿照常做大宮女的事,難道姨母昨晚沒有別的意思?
張皇后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或許她該主動提一提,給阿位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