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請求朝廷速派援軍、撥發巨額糧餉軍械,尤其是大量的火藥原料。
同時,下令從北疆的趙州、均州抽調兵力,向云州集結。加大力度征集工匠,擴大火藥和炸藥包的生產,并開始嘗試制造多種多樣的投擲火器。
整個北疆在張墨的統籌下,開始向全面戰爭狀態轉變。
而在京城,左衛城解圍的消息早已通過八百里加急傳回。朝野震動。
當捷報傳開,詳細描述了“鎮北將軍張墨率奇兵夜襲,以雷霆之火器大破北原十萬大軍,解左衛城之圍”時,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二十三歲的都督,臨危受命,竟真的創造了奇跡。
四皇子趙琛一系揚眉吐氣,歡欣鼓舞,毫不吝嗇地對張墨大加贊譽,將其捧為國之柱石。七皇子趙鐸一系則灰頭土臉,啞口無,王崇的失敗更加襯托出張墨的非凡能力。
皇帝在震驚、狂喜之余,對張墨的“新式火器”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和重視。
他立刻下旨,重賞張墨及有功將士,對其所請的援兵、糧餉、火藥等要求,幾乎全部照準,并以最高優先級辦理。
同時,嚴令兵部、工部全力配合張墨,務必守住北疆。
張墨的聲望,通過這一場奇跡般的解圍戰,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再是那個需要四皇子力排眾議推上位的年輕將領,而是真正憑戰功和能力贏得了朝野認可的鎮北將軍、云州都督、北疆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