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錢,自然是拿來用的,總不可能當柴火燒。”陳浩說道。
他看著黃玉鳳,“你在銀行工作了這么些年,剛剛也說了,跟領導同事都還挺熟的,關系不錯,給我牽個線,搭個橋,把錢貸出來,該付的利息一分不少,如果要給些好處也沒有問題,該請客吃飯,請客吃飯,該送禮送禮。”
“你別開玩笑了,誰家用錢,要一百萬?就是幾十萬,也不可能,太多了,幾輩子都還不了完。”黃玉鳳臉色都變了。
她覺著陳浩肯定是在開玩笑。
“肯定有單位,有項目貸這么多,你幫我打聽打聽,我不是開玩笑。”陳浩很認真的說道,“這筆錢我拿來有大用。”
他喝著茶水,看著黃玉鳳。
手上有些存款,但自已兜里的錢,那是自已的,能貸款,為啥要用自已的錢?
“不一樣,的確有項目貸款,有單位貸款,可那都是專項資金,大多數都是信貸委托。”黃玉鳳道。
她真是銀行老人,對這里頭的業務比較清楚。
“有單位將資金放到信托里頭,貸款給別的單位和項目,一對一,普通的單位和個人,哪有資格從這里頭貸款?”黃玉鳳道,“這些單位都是有頭有臉的,資金有保障,信譽有保障,你個人哪有資格貸款?”
貸款有兩種合法,且常見的方式,一種是銀行貸款,一種是信托貸款。
這會兒不少項目,單位,走的都是信托貸款,能獲得比較大的資金支持,只不過都是國營單位之間的借貸,普通個人想拿到信托貸款,很難。
“那我以紅旗生產隊的名義貸款呢?”陳浩問道。
“多半也不行,信托貸款都是制定的單位,資金都受到監督,用在哪里都是有說法的,不能亂用,這也都是上級單位和領導早就協調好的,就跟一大家子,兄弟姐妹好多個,有的兄弟口袋里錢有多余的,有富余的,有的兄弟手上沒錢,但往后能賺錢,父母就把兄弟幾個喊到一起,讓口袋里錢有富余的,把錢借給手頭緊的周轉周轉。”黃玉鳳搖頭。
“紅旗生產隊名頭響亮沒錯,可跟這些人是遠親,以前也沒怎么走動,誰會信?借的錢數還大,肯定沒戲。”
她這個例子很好。
這會兒的信貸貸款,其實就跟以前農村的一平二調類似,把別的地方的資金,用在另外一個地方。
不同的是,一平二調不需要還,但這種信托貸款是需要還的。
“真沒別的辦法了?”陳浩問道,“不是還有儲蓄貸款嗎?”
其實,他內心是不太愿意通過紅旗生產隊的名義貸款,專賣店的經營,是他個人的生意,跟生產隊牽扯過多,后面不好徹底剝離。
不過真要能貸出來這么多,到時可以再以生產隊的名義,貸給個人。
里頭總歸有洞可以鉆。
“儲蓄貸款就更不行了,允許的貸款額度和名額都很少,貸款的金額一般不能超過1000元,超過了得申請,要符合條件才行,也達不到你的要求。”黃玉鳳道。
一臉難辦的表情。
跟剛才的熱情截然相反。
“農村貸款么?政策上,對農村的貸款應該放寬了吧?”陳浩思索了片刻,又問道,“我是農業戶口,應該更好貸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