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筆潛力非常巨大的單子,必須得拿在手上。
專賣店是用來增加格調,這10%的。單子則是涉及到往后到底能不能成為茅臺酒水銷售商,而且還是最大的那一個的問題。
陳浩把車開到了專賣店,停在了外頭。
楊艷和蘇小娟都在店里。
見到陳浩,兩女很開心。
“陳哥你來了,周廠長他們開車過來的,還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到。”楊艷說道。
她馬上放下手里的活,給陳浩泡茶。
陳浩喜歡喝茶。
“生產隊真的那么好嗎?報紙上說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有自行車,蓋上了新房,比有單位的職工還要好。”蘇小娟問道。
她對這個很好奇。
“報紙上那是夸張的手法,紅旗生產隊30多戶,只有部分家庭買了電視機,買了自行車,不過要不了多久,整個生產隊的村民,肯定是家家戶戶都能夠有電視機,有自行車,能夠蓋上新房。”對這一點,陳浩非常確信。
蓋房子才幾千塊錢,電視機和自行車也不算貴,不說其它收入,單就借助在村民家里的同志,就能給村民提供不錯的收益。
越是在政策發生大的改變的時候,階層越是容易實現躍遷
改革開放就是實現階層躍升的好時機。
“真要是那樣,就比國營單位的職工日子過得還要好。”蘇小娟說道。
“真想去看一看,看看陳哥你住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報紙上雖然寫了,但是還是親眼看更有感覺。”
她非常好奇。
“這也不是什么難事,實際上離著也不遠,真要想去看,抽個空我帶你倆到紅旗生產隊瞅瞅。”陳浩笑著說道。
“你倆一直在專賣店這邊看著,也沒休息,去紅旗生產隊就當是休息。”
兩人實際上一天的假都沒有,一直在專賣店里待著。
“專賣店的酒水賣得很好,幾天的時間就賣空了,剩下的時間閑得很,哪還用得著特意休息?不能什么好處都占了,一點都不付出。”楊艷說道。
“就是,沒有比這更輕松的工作了,我跟艷姐聊天的時候就說了,不愿意專賣店倒閉,要越做越強才行,這樣我倆就能夠一直在專賣店里待著,跟陳哥你一直干。”蘇小娟說道。
“你倆好長時間沒有回茅臺廠了,難道就不想家里人,真要跟著我一直干?”陳浩問道。
“想家是想家,但是隔些天有給家里打電話,我說了在這里工作的情況,家里人一開始的時候還不太相信,后面才慢慢的相信,覺得在這里的工作還挺不錯的。”蘇小娟說道。
“再說,我這么大了,不能老是在父母身邊,得要出來做些事情。”
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不會把賢妻良母當成貶義詞。
“女同志也應該有一份自已的事業,跟著陳哥,比在茅臺廠工作更有成就感,能讓人充滿動力,不知疲憊。”楊艷說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