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還沒蓋磚瓦房,天氣太冷了,打算等過完年,開春的時候,也蓋上磚瓦房,到時就能好看不少,地基再擴大些。”陳明才跟熊漢平一行人介紹。
他提起來暖水壺,又拿了些碗出來,捏了些茶葉,沖了茶水。
“來,喝點茶水,解解渴。”
人太多了,就是碗也不夠,只能是一個人喝完后,再用水蕩一蕩,接著捏點茶葉,給另外的人喝。
“這柜子很新啊,才打的?”熊漢平一直在打量陳明才家里的家具,還有家庭環境。
放在東邊房里的衣柜很引人注目。
土房子,房子很破舊,衣柜卻很新,這樣的房屋里頭有這樣的柜子,顯得很不協調。
“前段時間才打的,隊里不少人家都打了,娃他媽非要打,就打了。”陳明才笑著道,“我的意思是等明年房子蓋了后,再打柜子,房間要衣柜,灶屋要放碗筷的柜子,她等不及,說是衣服沒地方放。”
陳明才一點隱私的概念都沒有,打開了衣柜,里頭放了些衣服,底下還放著兩床棉絮被。
衣服都是新做的,沒補丁,都是棉布料,棉絮被也很厚實,有8斤重。
這年月,能穿上沒有補丁的衣服,能蓋上厚重的新棉絮被,日子是相當殷實了!
“這些衣服,還有被子,是留著過年穿,過年蓋,提前買的?”熊漢平問道。
“哪等的了過年,就現在穿,先前幾床舊棉絮,爛的不成樣子,里頭都黑了,壓實了,破破爛爛的。”陳明才道,“再一個,過來的同志多,招待所住不下,我家里也可以住,比招待所便宜,只要3毛錢一晚。”
“人過來住,總不可能還用破爛棉被,肯定得要蓋好的,用好的,不能讓人白花錢,是不是?”
“這2床還不夠,還要再彈幾床才夠用。”
陳明才絮絮叨叨的,跟熊漢平等人說著情況。
看了房間的衣柜,衣服,棉被,又去灶屋看了看米缸,缸里都是大米,滿滿的,梁上還掛著肉。
日子著實可以。
“各位同志,你們都是外地過來的吧,站著干啥,快坐,怎么也不知道給人弄點茶。”王紅梅從小賣部跑了過來。
一進屋,就笑嘻嘻的跟熊漢平等人打招呼。
還埋怨陳明才沒給人泡茶。
“我泡了茶葉。”陳明才道,“這些同志是從浠水縣十月公社來的。”
而后他又看向熊漢平,“這我屋里人。”
有學識的,稱呼自已媳婦為夫人,有正經工作的,稱呼自已媳婦為內人。
農村沒那么多講究,娃娘,屋里人,婆娘。
“再泡些茶葉,這點茶葉哪夠,各位同志,你們來對了地方,紅旗生產隊上了省日報,那是全省都有名的報紙,代表著得到領導的認同。”王紅梅道,“你們今晚就別走了,在隊里住下,多了解生產隊的情況。”
王紅梅突然跑回來,就是想讓熊漢平等人留下來,住在自已家里。
“剛剛我們已經在隊里轉了一圈。”熊漢平道,“還是你男人領著我們轉的,紅旗生產隊的確不錯,大棚很好。”
“還有隊里村民的日子,也都很好。”
這個話是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