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比過年還熱鬧呀,沒見哪個生產隊這么搞的,看著就喜慶。”劉懷德由衷的感嘆。
其他一眾公社,包括縣里來的同志,也都跟著點頭。
不少人心里羨慕的厲害。
這還是農村嗎?城里好多單位都沒這么發東西的!
“拍照,錄像,不要愣著,趕緊的。”王木松招呼著。
他一馬當先,扛著攝像設備,過去拍照,攝像。
原本打算先拍小汽車的,但這會兒見到這么壯觀的景象,他先拍起了一個個裝油的陶罐,還有一張張毛毯,一袋袋面粉,一條條分好的豬肉!
小汽車,摩托車,反而后面才拍!
他懂群眾想看啥,小汽車固然稀罕,很昂貴,好多村民一輩子都沒見過小汽車,可小汽車再稀罕,再沒見過,也不如面粉,毛毯,豬肉,自行車,油這些東西讓人眼饞。
面粉,油,豬肉,自行車,毛毯,這都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是摸得著,用得著的,實實在在的讓人想要。
不像是小汽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天上的仙女般的存在,只能看看,就是放在跟前,也生不起別的心思。
可面粉,油,豬肉等東西,就好比城里的姑娘,好看,也想嘗嘗,摟摟。
一個不敢想,不敢干,一個真敢想,真想干。
“你們搞的陣仗大啊,發的東西比好多城里的單位都要大。”劉懷德感嘆道。
紅旗生產隊跟他通過氣,要發些東西,可他沒想到發的東西能這么多,這么好。
面粉,油,肉,這就不說了,還有毛毯和自行車!
“縣城里的單位,包括機關單位,沒有哪個單位發的東西比這好。”石先民說道。
他到紅旗生產隊這邊來,感覺就像是被押赴刑場一般,一直是苦瓜臉,話也不想多說,只想當個邊緣人。
生產隊,公社,最好把他這個縣里來的人忽略了,當成透明的。
但這會兒,他也忍不住感嘆。
“也不是所有人都發,都是有條件的,像是面粉,是按戶發的,油是成年人才有,毛毯也是上了歲數的才有。”陳浩道。
嘴上謙虛,心里卻很高興。
功夫沒白費,發這么多東西,其中一些價值不算低,就是一些國營大單位,平日里也舍不得發,為的就是產生讓人吃驚的效果。
從劉懷德,王木松,石先民等人的反應看,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果。
“一次發這么多毛毯,縣里是做不到的,就是市里,很多單位也恐怕舍不得,頂多給表現優異的職工,挑出幾名,一人發張毛毯,鼓勵鼓勵。”石先民道。
他看著劉懷德,“分田到戶,就這么賺錢?”
問這話時,他目光還不忘朝別的地方瞧去,除了小汽車,卡車,摩托車,還有招待所,食堂,以及隊委辦公室。
再有生產隊里的房子,他已經看到好幾家磚瓦房了。
另外還有幾家的房子旁邊,堆著沙子,磚頭等一些建筑材料,看樣子是準備建磚瓦房。
這也很罕見。
他是縣農業管理局的副局長,下過農村,就在到紅旗生產隊的前幾天,他還在另外的一個生產隊考察過。
一個生產隊能有一家磚瓦房,就算是不錯了,好多生產隊一家磚瓦房都沒有,甚至還有蓋茅草屋的,用木頭做支撐,用些樹枝雜草遮擋,就算是住房了。
紅旗生產隊磚瓦房居然有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