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不合適的?別人會說什么閑話?不要覺著自己不行,你很行,你在隊委干了這么些年,成就是有的,功勞是有的,你配得上這輛自行車。”陳浩道。
“我很信任你,有你在,我在外面搞副業,跟人打交道,跟別的單位談合作,我才能放心,我說你配這輛自行車,配拿這個名額,那就配,其他人要是說閑話,讓他們說去好了,要是有什么意見,盡管過來找我,或者是找隊委,看看能說出個什么道道來。”
他看著陳洪興,“有意見,有閑話,不要怕,嘴長在別人的身上,愛怎么說那是他們的事情,但他們說的不一定就對,只要咱們身子正就不怕影子斜。”
陳浩表示了對陳洪興的支持。
陳洪興心里其實也是很激動的,自行車不便宜,一輛要138塊錢,這是一個方面,最為重要的是這是一種認可,是對他在紅旗生產隊付出的認可,也是對他作為隊委干部的一種認可。
實在沒想到陳浩居然將這個功勞讓給了他。
“陳自強是不是更合適些,畢竟他功勞挺大的,還在大隊做大隊長。”陳洪興還是有些猶豫,斟酌著問道。
“你也說了,他在大隊任大隊長,這個名額給他不太合適。”陳浩說道,“他肯定也是能理解的,你不用擔心他心里有意見。”
很多人都有資格拿這個名額,但具體分給誰,其實還是他決定。
公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往往是基本盤。
“其實如果將這個名額給你,那就沒有人不服氣了,你也是隊委干部,為了紅旗生產隊做了這么多事情,拿一個名額,露露臉是應當的。”陳洪興又說道。
這是他的真心話。
隊委干部里面,真要選一個人的話,選陳浩,其他人都沒有意見,大家都會心服口服,也生不出閑話。
“我就不要這個名額了,這個機會讓給各位同志更合適些,實事求是的說,一輛自行車價格雖然不算多貴,改變不了家庭的總體情況,但也不算低,再一個,這是一個露臉的機會,你拿到這個機會,到時候說不定還有機會去公社做干部,有一個比較好的政治前途。”陳浩擺手。
“拿到這個名額,還有機會到公社去做干部?這個不是咱們紅旗生產隊自己搞的嗎?公社那邊也承認?”陳洪興問道。
他很奇怪,有點不太理解,腦袋一時沒有轉過彎來。
紅旗生產隊自己搞的福利,怎么還能到公社那邊去做干部?
真要去公社做干部,那可是有編制,是真正的干部。
是當官。
祖墳冒青煙的!
“先前不一直在說嘛,分田到戶很重要,分田到戶的儀式很重要,能領到自行車,肯定是要被著重拍照,著重錄像的,到時新聞報道,還有電視里面出現名字,出現畫面的概率會很大,這種情況下,公社那邊如果要挑選干部,肯定是會優先挑選這類干部。”陳浩說道。
“這是典型,是先進。”
典型引路。
就跟訴苦大會類似,都是樹立典型,用一個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例子,闡明這個人,這件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