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福點頭,這個道理他能理解。
“隊委的干部這邊,也得發輛自行車。”陳浩道,“干部的確做了很大的貢獻,很配合工作,出了不少的力。”
“另外一點,群眾必須有頭,這個頭必須得是干部,只給群眾發,不給干部發,缺乏政治眼光。”
3輛自行車要發,也的確是免費的,的確是看貢獻,可并非只有貢獻這一條,還得看身份,所處的社會地位。
得均分。
并不是為了公平,而是為了照顧到各自所代表社會地位的身份人群。
“這么說,群眾里頭也還要選一個人。”陳傳福道。
“沒錯,群眾里面也要選一個人,你領悟能力很強,作為管理者,要盡量公平,但是在公平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平衡,涉及到官方的時候,要對政治敏感。”陳浩點頭,對陳傳福的領悟能力很認同。
“生意要做大,就不能脫離政治,這些東西暫時不會沒關系,但要慢慢的學,做企業,搞經營,要跟著大的政策走,要不然就得吃大虧,甚至家破人亡。”
陳浩說后面一句話的時候,神情很嚴肅。
“這么夸張?”陳傳福心里只打顫,“那浩哥你還跟公社的那些領導關系那么好,我看公社的領導人也挺好的。”
“省里的領導還過來考察過。”
看到的,跟陳浩說的,似乎有點不太一樣,陳傳福有點不太理解。
“公社的一些領導,包括省里過來的領導,的確都挺好的,但他們不會一直在任上,可能會卸任,可能會去別的地方任職。”陳浩道。
“再一個,他們很好的根源,也是因為分田到戶,因為大棚,因為紅旗生產隊的標榜作用,帶頭作用。”
“有句話叫作親兄弟明算賬,跟其他人,其他單位相處時,也要遵循這個道理,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說句不客氣的話,父母對子女的愛,那不也是因為血緣的因素嗎?如果沒有血緣關系,養了一二十年的子女,發現是別人家的,很多人也會接受不了。”
很多道理,經歷的多了,才能品味出來。
歷史如果只是當作統治的讀物,或者消遣的讀物,可以泛讀,不深究,可如果真想從里頭學點東西,就要深讀,細讀。
二十四史是一部吃人的書!
不少歷史書,從表面看是故意,可細讀之下,實際是通過粉飾歷史,維護封建倫理,將人性中的惡性合法化,本質是對人性的壓迫和束縛。
“這也太復雜了,好像所有人都有目的,都有壞心思。”陳傳福道。
他心里有點承受不住。
從小的教導,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又或者是宣傳,大部分時候都是說人性中美的一面,可現實的情況似乎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