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
國家政策方向也愈發的明朗。
1978年9月份,鄧公在北方地區進行了為期8天的視察,在本溪、大慶、哈爾濱等地發表了重要談話。
這個講話很重要,是一次明顯的信號釋放。
主要就是在面對思想僵化、經濟落后等客觀因素下,圍繞著思想解放、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展開的。
不合理的東西可以大膽的改革!
10月底的時候,全國召開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工作會議,這個會議上,以文件的形式,正式規定逐步縮小上山下鄉的范圍!
城里的初中生,高中生,不再是被急著送到鄉下,而是會盡量在城里安排工作。
各項關于經濟等政策調整的文件,下發到了各縣市,各縣市又召集鄉鎮干部,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
花山公社這邊,也收到了相關的指示,公社的領導干部去縣里開會,回來后,又召集公社下轄各大隊在公社開會。
“這幾天會真多,明天還得去公社開會。”陳自強抽著煙,有些埋怨道。
他在紅旗生產隊隊委辦公室里。
辦公室里還有些人,都是紅旗生產隊的干部,不過除了干部外,也還有其他幾人在。
王紅梅,還有回了村的陳偉,另外,還有管著招待所和食堂后勤工作的陳傳福。
陳浩自然也在。
“政策有變化了,會就一個接著一個,聽說上山下鄉都被制止了,這是好事啊,那些城里的娃,才十幾歲,哪會種地,安排到農村,那不是讓他們遭罪嗎?說句不客氣的話,還得要村里的騰出人手,幫著照看他們,耽誤事。”陳洪興說道。
下鄉的知青都是半大小子,飯量驚人,不懂農事,剛下鄉時也沒有歸屬感,不少人餓了就偷雞摸狗。
抓到了還不好懲處。
“不是完全制止,有些地方城里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工作崗位,安排不了知青,還是會有些上山下鄉,不過總體的趨勢,肯定是會慢慢停止,這是公社說的,公社也是聽縣里說的。”陳自強說道。
他是大隊的隊長,大隊下面有不少生產隊。
但唯獨對紅旗生產隊,他的感情不一樣,他自已就是紅旗生產隊的人,再一個,紅旗生產隊在一眾生產隊里頭,可謂是遙遙領先。
“管知青來不來,以前不希望知青來,現在知青來了也沒事,生產隊的收入提升了不少,別說來一兩個,就是來10個,也養的起。”王紅梅道。
“現在主要的是,政策的變化對我們有啥好處,有啥壞處,這才是要關注的,陳大隊長,你也別說政策了,政策誰懂啊,就說具體有啥好處有啥壞處唄,跟我們有啥關聯。”
王紅梅說話急,但直指問題的核心。
“公社倒是說了要求,讓各大隊的干部下去后,繼續宣揚分田到戶的事,再一個就是副業方面,公社也會稍微松些,一些地方會睜只眼閉只眼,只要有能耐,盡管去搞副業。”陳自強道。
要放在先前,他好歹會懟王紅梅幾句,但如今他不敢懟了。
王紅梅的小賣部搞的有聲有色,生意相當好,尤其是香煙,長豐煙在王紅梅的操作下,每個月的銷量能有七八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