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這么多布置,如果還會出意外,也沒什么好可惜的,做生意,總歸是有虧有賺,我們只要做好準備,將自已這方面做好就行了,剩下的,等結果就成。”陳浩道,“就跟做人一般,自已做到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已就成,別人怎么想,怎么看,是感激,是憤恨,無所屌謂。”
時間一晃,過去了兩天的時間。
這天傍晚,陳浩在紅旗生產隊。
“各家各戶,都通知到位了,喊他們到隊委辦公室開會,已經有人過去了。”陳洪興跟陳浩說著情況。
召集整個生產隊的村民,各家各戶派至少一個代表,去隊委辦公室開會,商量紅旗生產隊開小賣部的事。
“行,我馬上過去。”陳浩點頭。
他看著陳洪興,“你跟供銷社那邊談的怎么樣?”
“倒是托了供銷社認識的熟人,跟供銷社管批發業務的副主任打了招呼,想聊批發的事,說是要再等幾天,小賣部這事沒開過先河,跟規矩不合,說是3天過后,會找我再談這事。”陳洪興道。
“3天過后再談?”陳浩蹙著眉頭,“開小賣部的確跟規矩不合,能通融就通融,不能通融就作罷,為什么要等3天過后?”
“可能是要跟上頭的領導請示?”陳洪興問道,“索性3天的時間也不長,等等就到了,沒當場拒絕,我覺著這事就能談。”
陳浩搖搖頭。
干部人數不算少,但領導的職務就那么多,能當上領導職務的,業務能力或許不強,但人情世故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差。
這幫人說的話,做的事,都得要仔細揣摩。
得聽出潛臺詞才行。
“小賣部的事,花山供銷社就能決定,哪用得著跟上級供銷社請示?”陳浩搖頭。
供銷社是垂直管理,花山公社這邊也只是協調,意義就是村子里的代購代銷店,歸公社的供銷社管理,而公社的供銷社歸縣市的供銷社管理。
一層層的,單線。
“那供銷社那邊是什么意思?”陳洪興問道。
“先不管了,不管他們是什么意思,結果無非就兩個,一個是同意,一個不同意,同意自然更好,不同意,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陳浩道,“紅旗生產隊,別的地方可能沒聽過名頭,花山公社的單位,領導干部同志,各個系統的,肯定都聽過。”
“去找他們商量批發商品的事,負責相關事務的領導,連個面都不見,這譜擺的太大了些,從這方面看,這人就不是個好相與的,真要示軟了,往后還不得拿捏死?”
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起了很大的作用,對下,銷售城里的工業品,對上,收購農村的藥材,家禽,各種蛋類,等等。
規模很大,業務很廣,網店很多。
但等改革開放過后,個體戶,私營企業興起,這些業務全都分了出去。
“走,先去開會,把小賣部的事先商定下來,貨源的問題過幾天再解決也沒問題。”陳浩道。
他跟陳洪興一起到了隊委辦公室。
村民已經到了。
說是一家出一個人過來就行,但不少家庭來了好幾口人。
“天挺熱的,活也不少,我就直接說事,不閑聊了。”陳浩道,“生產隊決定開一家小賣部,小賣部的經營內容,跟代銷店類似,只是不經營農資,但在經營形式方面,又有些不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