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啥呢,哪有你這樣的,以前生妮妮和小朵的時候也沒見你這么緊張,懷沒懷還不知道,就是懷上了,也才一個多月的時間,能有啥動靜?”童倩被弄的有些羞澀。
臉紅的厲害。
還癢的厲害。
自已男人的頭發很扎人。
“以前太混蛋了,不知道懷孕辛苦,現在知道了。”陳浩道。
他想起來一件事,看著童倩,“前些天,我倆弄的還挺厲害的,不會出事吧?”
“別緊張,現在也不確定,等幾天再看看,說不定就見紅了,白緊張一場。”童倩道。
她還是頭次見自已男人這么緊張。
以往就是在外頭打架,調戲隔壁的陳小婷,還有小姨子,被她發現,都沒見他這般模樣,倒是挺有趣的。
“不管有沒有,你都得注意,這些天就別下地了,重活都別干,等我回來弄,再要不就放著,我們家也不差種地的那點錢。”陳浩道。
“沒事的,我都不擔心,你擔心什么?先前懷妮妮和小朵的時候,不都挺著大肚子干活?那會兒是不干活,就沒工分,沒工分了,家里日子就難過。”童倩不在乎。
“挺著大肚子,干活的確不方便,但也沒出啥事,要說真難受,就是嘴有時饞的厲害,可家里又沒啥吃的。”
“這會兒住的好,吃的好,真要懷上,也是第三胎了,經驗足的很,不礙事。”
反倒要她安慰陳浩。
“要不要去醫院做個檢查,看是不是真懷孕了?”陳浩問道。
他不太清楚,這會兒醫院到底有沒有手段檢查懷孕與否。
記憶里,好像超聲檢查在國內醫院普及,得到80年代往后了,這會兒長豐縣醫院多半沒有超聲檢查懷孕的技術。
要用超聲確認懷孕與否,得到市里去才行。
“這有啥好檢查的,自已算日子就知道了,之前不都這么做的?”童倩道,“等快要生了,再請接生婆到家里來,幫著把娃接生了就成。”
農村生娃,多是請接生婆到家里幫忙接生。
這也是農村特有的接生制度,農村條件差,醫療資源不足,再一個就是交通也不方便,包括思想方面也很保守。
這就導致大部分父母還延續著以前的生育方式,在家生娃,有意識要去衛生院的,也只能去鄉鎮衛生院,可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設備,包括人員,都是不足的,再一個就是距離遠,路還不好走,遇上雷雨天氣,孕婦挺著大肚子,更危險。
接生婆制度在農村反而相當貼合實際。
從1951年開始,國家就在大力培養接生婆。
妮妮和小朵都是在村里,請的接生婆幫忙接生的,接生了后,接生婆會給證明,然后父母憑著證明到鄉鎮衛生院領出生證。
1996年后,國家規定有統一的出生證,在這之前,各地的出生證明不同,有些地方甚至沒有,比較亂。
領出生證的時候還得交1塊錢,接生婆能從里頭分七八毛錢,一個月下來,能有十多塊錢的收益。
也就是說,隔個兩三天,接生婆就得接生一個娃。
“檢查還是得做,等胎兒大了,穩定些就到市里去,出生的時候也不請接生婆,到市里的醫院生。”陳浩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