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跟你說個事,我打聽到,市里里缺明礬,外地明礬便宜,一斤明礬在外地才1毛錢,市里這邊能賣到6毛錢一斤,下次去外地,要不要買點明礬回來?”張俊問道。
明礬主要作用是凈化水,再一個就是炸油條用,一些油條大省,明礬的需求量很旺盛。
張俊在外地過早時,打探到了這個消息。
有些人就在做這個生意。
“這類生意不要碰。”陳浩想都沒想,直接搖頭,“風險太大,很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會落入圈套。”
“我打聽清楚了,明礬的差價是真的,外地明礬的價格就1毛錢,市里的的確確能賣到6毛,要是走黑市,價格還能更高,賣到1塊都不成問題。”張俊道。
他不是愣頭青,對于這里頭的真實性,有調查過。
這個其實很好調查,直接去供銷的門市部,或者是商場,就能看到明礬的牌價,會標明價格。
牌價就是國家牌價,國營商業單位會將一些商品的價格掛起來,甚至不用問,過去看一眼就能知曉。
卡車的載重有5噸,也就是1萬斤,明礬以6毛每斤的價格算,一斤也能有5毛錢的毛利,以卡車的明礬能獲利5000塊錢!
比酒水生意還要賺錢!
酒水的瓶子是陶瓷和玻璃的,長途運輸得小心翼翼,不敢裝滿了,可明礬沒這方面的顧慮,只要能買到夠多的貨,就能裝下來。
到市里也不愁賣。
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賣方市場為王的時代,只要能找到貨源,甭管是什么,倒騰出去了,就能賺到錢!
不止膽子大的老百姓倒騰,就是軍隊里,也有不少人參與其中,直接用軍艦走私汽車,用武裝快艇走私家電。
“不是價錢方面的問題,是安全問題。”陳浩道,“雖然我們的生意,你知,我知,包括生產隊的不少干部,也都知曉,實際是個體生意。”
“可至少還有一層遮羞布,蓋著了,沒有撕扯開,有人情關系在里頭,有利益關系在里頭,不會發生危險。”
“即便真發生意外,也能控制的住。”
陳浩看著張俊,認真的道,“可如果是在外地,這種情況就沒法保障了,跟茅臺這樣的大廠合作,還能有憑有據,讓人找不到理由。”
“可如果是搞些別的生意,像是明礬,香煙,包括木材等等之類的,外地的相關部門追究起來,怎么解決?”
“我們的人脈關系在縣里,在市里,觸及不到外地,哪怕看到有利可圖的生意,也輕易不要伸出爪子,搞不好就會被人抓住給剁了。”
陳浩這個話一點都不是危聳聽。
這年頭,混亂的很,經濟混亂,權力同樣也混亂。
別說個體戶,私營經濟,都得偷偷摸摸,擦邊做,就是往后放開了,輕易也會被拿捏,吃餃子不蘸醬,也會成為理由,被安上不尊重當地習俗的罪名,抓進去關起來。
真就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關系到哪里,生意做到哪里,絕對是不會錯的。
“這是一點,再一個,人心隔肚皮,你想搞明礬的生意,這里頭牽扯到貨源的問題,你怎么知道賣給你貨源的人會不會告發你?”陳浩道。
“即便不告發你,別的也想要搞這類生意的人,看到你買走了貨源,會不會心生嫉妒,舉報你?”
“到時你人在外地,又人贓俱獲,我就是想撈你也辦不到,就是不死也要掉層皮,沒那個必要。”
財帛動人心。
明礬,木材,糧票,這類其實還是小打小鬧,可利潤就已經相當豐厚了。
更別談汽車,家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