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記與金俊山在寬敞奢華的會客室內分主賓落座。
何凱則坐在秦書記側后方的位置,展開筆記本準備記錄。
他的目光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向門口。
林菲菲正靜立在那里,身姿挺拔,表情疏離,仿佛一尊沒有溫度的完美雕塑。
或許是他的走神太過明顯,秦書記在談話間隙,狀似無意地回過頭,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何凱心中一凜,立刻收束心神,將全副注意力集中在筆下的記錄上。
會談內容看似皆是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但字里行間卻暗流涌動。
秦書記語氣平和,卻綿里藏針,提醒金俊山,“企業扎根實業,根基才能穩固,長遠發展不能只靠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
金俊山則侃侃而談,反復強調紫金集團對地方gdp、稅收和就業的“巨大貢獻”。
會談結束后,一行人移步至紫金集團號稱重金打造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林菲菲并未一同前來,何凱心中掠過一絲難以喻的失落。
但他迅速壓下情緒,緊隨在秦書記身后。
眼前所謂的“基地”,更像一個龐大而混亂的工地。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塵土飛揚,一片片鋼結構廠房初具雛形。
卻透著一股盲目擴張的倉促感。
金俊山指著這片喧囂,意氣風發地介紹,“秦書記,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重點布局光伏和新能源汽車賽道,未來這里將形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秦書記目光掃過巨大的工地,語氣聽不出波瀾,“老金啊,攤子鋪得這么大,資金鏈跟得上嗎?”
金俊山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隨即嘆道,“不瞞書記,前期投入巨大,自有資金畢竟有限,主要還是依靠政府和銀行的信貸支持。”
“我們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老問題了。”
“哦?”
秦書記看似隨意地接話,“可我聽說,光是這塊地,你們就已經抵押貸了不下這個數,幾百億砸進去,水花都沒見一個?”
金俊山眼神閃爍,避重就輕,“幾百億對于這種國家級戰略產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這是高投入、高產出的典范!前幾天馬省長來調研,也充分肯定我們的方向,承諾會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的!”
秦書記語氣依舊平淡,“馬省長是提過,但省委討論時,意見并不統一,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
金俊山立刻加重語氣:“秦書記,只要項目順利投產,一年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稅收,解決數萬人就業!這不僅是商業項目,更是政治責任啊!還請省委務必高抬貴手,扶我們一程!”
何凱默默聽著,心中疑竇叢生。
一個傳統的房地產巨頭,如此激進地轉型技術壁壘極高的新能源領域,其真實目的恐怕并非實業報國那么簡單。
調研結束,坐回車內,氣氛頓時沉悶下來。
秦書記面色微沉,忽然開口:“小何,今天怎么回事?心神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