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和夜長生一邊吃著,夜長生一邊介紹起極地冰城的情況。
極地冰城的大小,大約有望江市一半大,預計容納人口100萬!
整個城市圓環狀,環環相套。
最里面的幾層圓環,是巨型的極地冰墻,負責對黑洞的防守。
中間的幾層,則是后勤、科研、醫院的集中地,是前線陣地的大后方。
再往后,則是家屬生活區。里面超市、學校、運動館、醫院一應俱全。
除此之外,在最外圍,還有一個環繞式的“冰雪之城”游樂場,作為極地冰城的旅游核心。
整個極地冰城,日常能夠滿足戰士家屬、外來游客的生活和娛樂,給望江守望創造經濟價值;
在戰時,也能迅速轉換角色,充當起防御極地黑洞的陣地,戰略價值極高。
一座城兩個作用,也算是一魚兩吃了。
最讓陳木欣慰的,還是極地冰城的造價。
有了望江市重建、新建沙漠之城的經驗,再加上詭異力量的幫助,建造這么一個大型城市,居然只花費了500億冥幣!
這還是算上之前的陣地投入,如果只算這幾天的投入,甚至還不到200億冥幣!
劃算,太劃算了!
按照項勁布那邊的估計,極地冰城一年的旅游收入,都能達到100億以上。
只算旅游收入,兩年城市回本!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直接收入,極地冰城的旅游業,最大的隱藏效果,就是打通望江市到極地的后勤線路。
以往的后勤,只給軍用。飛機、陸路、海洋船舶,全都是用來運輸軍用物資。
后勤路線使用頻率不高,只在詭獸潮前后大規模使用,平日里只能花錢養著路線,確保后勤暢通。
使用頻率少、平日里用不上,自然而然導致價格昂貴。
公爵計算過,運1kg的后勤物資,至少得花費400冥幣的高昂成本!
現在引入旅游業后,后勤路線的使用頻率,蹭蹭的往上漲。
而且旅游的人群,也能和軍需形成互補。
和平時期,旅游人群使用后勤線路;戰爭時期,后勤線路軍用。
確保后期路線常年使用,和平時期還能賺錢補貼軍用,次數多了還能分攤成本。
一架飛機在詭氣加成下,造價500萬冥幣,以前戰爭只用10次就會被詭獸摧毀,平均一次固定成本50萬。
現在和平時期,飛機用于運輸游客,來來回回幾百上千次,即使戰爭時10次就被摧毀,平均下來一次固定成本被稀釋到5000冥幣。
平日里的運輸還收機票錢,還能再賺一筆,甚至一架飛機到被摧毀,不僅不貼錢還給陳木賺錢了。
這就是極地冰城的隱形好處。
剩下的像是給戰士更好居住環境,讓員工多一分旅游選擇之類的好處,種種不計其數。
聽著夜長生的匯報,陳木滿意的連連點頭。
這時候,失落村長也找了過來,三人坐在餐桌上,邊吃邊談。
“陳老板,四方洪水的事情,已經都過去了。重建和撫恤工作,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失落村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