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村半頭豬,這半頭豬,當然是跟其他村一塊分一半。
這半頭豬則是屠宰場殺完后分的,豬血,豬下水,都各一半,用木桶和框框給裝起來的。
屠宰場就在養豬廠隔壁,
剩下一頭豬,有的選擇在屠宰場殺完回來的,有的則是帶回村里,自己殺。
因為自己殺豬,讓大家體驗一下快樂。
“來,來,豬肉回來了,大家可以分豬肉了。”
“哇,這豬又大又肥,今天肯定能多分點肉。”
……
陸長生拿著喇叭道,“這一頭半的豬,一頭毛豬312斤,變凈豬肉后是二百一十一斤,再加另一半112斤,一共323斤,豬血22斤,豬下水六十八斤。
先按人頭,再按工分分配。
陸家村一共九十二戶加上知青,人口包括嬰幼兒,一共402人,按人口七,工分三來,每個人可以分到五兩六錢,剩下的肉,按工分分,100工分記一大工分,一大工分一兩八錢。工分不夠不分。”
這些工分,不僅是現在分肉,還得每個季度分糧食。
陸長生拿過記分本,把劉志平統計好和算計好的結果匯報出來。
但每次的算法,就是糧食總量除以全村總工分,算計出每一工分的糧食,再按每個人獲得多少工分,就分配多少糧食。
任何用工分分物資都是這個算法。
“按以往一樣,所有人抽簽,隨后按序號割肉,輪到自己割哪就是哪,如果有異議和吵鬧的,都別想吃肉!”陸長生繼續道。
每次都是這樣分肉的,拿到號,分到哪就是哪,不能有爭議,不服氣,那也得怪自己運氣不好。
“我希望運氣好一點,抽中那腰間肥肉,真是太肥了,可以煉不少油出來呢。”
“這家庭人口多,再加上工分,可不得分上好幾斤肉了,這次過節,分的肉還真是不少了。”
“主要是這豬養得大啊,三百多斤,如果小一點,我們就分不到這么多豬肉了。”
“可不是,陸遠朝現在把豬養得越來越好了。今天一早聽到說這些豬得了豬瘟,可把我們給嚇死了,我以為,這次我們都沒有肉吃了。不僅是這次,恐怕這一年,都沒得肉吃了。”
“養豬廠供應著全縣人的豬肉,一旦發生豬瘟,那些豬都得燒光,這一年都沒得豬肉吃。就算從外地調運過來,恐怕也分不了二兩肉,哪里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兩三斤以上的肉呢。”
“不得不說陸遠朝這孩子真是有能力啊,人家不僅長相好,從小也是個聰明有能力的主,退役回來,短短兩年時間,把養豬場辦得這般大,供應全縣城人的豬肉。今天聽到發生豬瘟,我真是擔心死了,我還擔心陸遠朝會怎么樣呢。”
“可不是,他作為養豬廠的負責人,承擔最大的責任,一旦這些豬真發生瘟疫,他得從廠長位置上下來啊。”
“職位越大,承擔的責任越大。但馬有失蹄,人有失足的時候,就算豬得了瘟疫,那也不能完全怪陸遠朝啊。”
“哈哈,好在有驚無險,我們都吃上了豬肉。我得趕回去,把這些肉做了,還要帶些肉給祖宗掃墳呢。”
“對,這次清明節分了這么多肉,得告訴下面的親人們,我們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讓他們在下面也放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