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隊一行四人浩浩蕩蕩出了村,直奔距離44號林場最近的柴積道。
說起來,王茂生這個獵隊,也已經成立有三年的時間了。
最開始是王茂生拉著自家堂弟哥倆進山打獵。
前年冬天運氣好,用夾子打了一只全品的紫貂,一張貂皮就賣了三百五十塊。
王茂生就用這個錢,置辦了掛管槍,還借了一部分錢去林城的狗市買了四條獵犬,一下子就有了組建獵隊兒的本錢。
有了槍跟狗子,接下來王茂生又發展了兩個隊員,就有了現在的四個人團隊。
趙二田,是去年冬天最后一個加入獵隊的隊員,這個人心思比較細,說話做事兒也相對靠譜,跟把頭王茂生的關系處的挺不錯。
說起來,像王茂生這種沒有師傳的野路子獵人,才是長白山下自然村落里,進山獵人把頭們的常態。
打獵的經驗都是通過一點一滴的實戰慢慢積攢得來的,行事兒,相對來說,也不是那么講道義。
上次王茂生帶隊遇到了文東跟大春兒打死的炮卵子野豬,得虧文東跟大春兒及時回來了,還跟趙二田是同村,文東也夠機靈,這才算是相安無事。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條件,那頭炮卵子到最后如何歸屬,還真不好說呢。
業務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團隊人員進山之后的收獲多寡。
財帛動人心,山民們日子苦,見了利益做事兒生性,搶紅了眼干一仗都是說不準的事兒。
說起來,王茂生他們獵隊幾個人,都沒有系統跟著老把頭學習過進山打獵。
無非就是仰仗著還算不錯的四條土獵,外加那桿成色湊合的16號掛管槍充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