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要不然誰能整死這大家伙!兩百多斤沉呢!就是可惜是頭公豬,肉質稍微差點!”黃明仁回答的滴水不漏。
另一個村民道:“公豬肉再差那也是肉啊!需要幫忙吱聲,討點油星改善改善伙食!”
“老四甭客氣,手頭忙完就過來,我打算拿出三分之一的肉來分給相親們,山神爺給的山財,先到先得啊!”黃明仁罕見的敞亮了一回。
聽到這話,打牌的這一波人可就再也沒心思繼續打牌了。
幾分一毛一局的牌局,有時候玩一下午輸贏都沒有五毛錢,這如果去黃家搭把手,隨便給割上一刀肉,晚上至少能改善下伙食。
“牌局明天再玩,我不打了,先給黃家幫忙去!”
“我也去!”
“走了,老少爺們搭把手!”
鄉民們很默契,誰都沒提分肉的事兒,但聽到有好處,全都悶頭往上沖。
看到這些人的反應,黃三寶跟黃二寶哥倆對視一眼,回想起了不久前老爹上山的一番話。
一個半小時之前。
黃明仁聽到兒子的消息,立馬就帶著大兒子一起跟著出村進了山。
對普通村民來說,家里養的肥豬屬于堪比牛羊的大牲口,普通人家春天逮一頭豬羔子,用泔水豬草細心養大,等到了入冬下雪之后抽空宰殺。
這個年代的土豬,一年也就能長個一百多斤的樣子,能長到兩百斤的大豬基本只有留著產仔的老母豬。
就這點豬肉,宰了之后一般都是賣掉一部分,剩下的留著籌備過年,還要一直吃到化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