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發現野豬放食區域的瞬間,立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凝神360度轉了一圈兒,將視線周圍全都看了一遍,也用自己的耳朵聽了一遍。
山上只有秋風吹過樹葉發出的沙沙聲,視線里也沒有任何野豬發出的動靜。
確認周圍安全,文東這才扶著小樹,一點點的從山梁子挪到野豬翻土的位置。
到了近處一看,地上隱約留下不少野豬踩踏的腳印兒,翻起來的土也很新鮮,應該是昨天或者今天上午剛留下的。
作為一名獵人,任何現場留下的痕跡,都需要仔細觀察分析,從這些細節里,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情報。
文東雖然進山打獵的實操經驗很少,但是打獵跟放鷹,底層邏輯是相似的,一通百通。
只見他蹲下身來,非常仔細的查看地上各種細節。
大號腳印有幾個,還看到了小號豬崽兒留下的腳印兒,這痕跡雖然不夠完整,但也從側面驗證了孫銀花的情報。
除了腳印的大小可以區分獵物的大小之外,文東還著重觀察了腳印兒的朝向。
通過觀察,文東發現,這一群野豬,是從接近正北方山坡溝底一側,斜著爬上來的。
文東在這片翻開的爛泥轉了一圈兒之后,循著野豬過來的方向,又跟著翻過了來路的那道山梁子。
在山梁子上面,文東發現了一枚還算清晰的腳印兒,這下獵物轉場放食的移動方向就算基本確定了。
經過一連串的勘察,現在文東有兩個方案可以執行。
一個,是在野豬必經之道上埋伏伺機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