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你把跑繩兒給五尺掛上,咱拉長距離再試試看!”文東點頭應了一聲,同時安排道。
“奧,我這就弄!”
很快,大春兒拿出一卷大概五十米長的跑繩兒來,將繩頭兒穿過五尺子底端的那個扣鼻兒。
文東將鷹交還到楊建業的手上,同時拿著跑繩兒來到大概十米的位置上,伸手亮出肉來,再次吹響哨音。
只是一聲口哨,間隔十米的小雞鷹一個借力蹬腿兒,沿著跑繩的方向就低空朝著文東飛了過來。
十米的距離已經能看出鷹飛行的姿態跟狀態表現來了。
以文東的專業眼光查看,這鷹的溜子相當的正。
溜子正有幾個指標。
第一個是聽到口令第一時間就會做出反應,第二個指標是移動過程中,飛的低低的,直直的。
這幾個指標就能看得出來,鷹的火候已經提前到了。
溜子飛的低且飛行路線夠直溜,說明鷹對口令跟食物的專注度非常高,眼里只對食物感興趣。
如果是那種舉架跟下軸扣膘火候不夠的鷹,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先說反應,聽到吹口哨喊鷹,火候差的鷹會猶豫不決,看似想要嘗試,但卻不會立刻行動,有的三五聲才會離手,有的甚至十聲八聲才行。
另外,飛出手跑繩的鷹如果火候不夠,它的飛行高度一般會比較高,平地上貼地三十公分左右為正常,越高說明鷹的雜心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