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層窗戶紙!鷹差不多了,咱繼續搜!”
“好!”
很快,哥倆繼續往前趟,重復前面的操作。
有了大春的加入,早晨天剛亮這一會兒,逮鵪鶉的效率太高了。
幾乎隔幾分鐘就能轟起來一只,小鷹隨便攆下就能輕松逮到。
如果不是考慮鷹的體力,以及每次換食兒都讓鷹啄幾口肉順帶休息下的話,文東感覺,一小時哥倆全速趕杖應該能攆起來十幾二十只。
現在應該是鵪鶉遷徙高峰的時間點上,除了文東哥倆在這邊用鷹逮,又沒有其他人在這片山場活動,鵪鶉的密度相當大。
很快,合作著逮了幾只之后,大春就慢慢掌握了節奏。
哥倆配合默契,一次又一次的將小鵪鶉拿下,盤好塞到挎包里。
不知不覺間,兩個半小時就過去了,兜里25只鵪鶉到手,這還是文東有意識的控制著放鷹節奏的結果。
大春這家伙每次逮到一只鵪鶉,就興奮的說三毛錢,兩個多小時,一點累的意思都沒有,斗志十足。
文東感覺小鷹體力消耗比較大,將第一只鵪鶉扒開毛補了點食兒,再喂點水,哥倆簡單休整半小時,隨后繼續。
一直到了臨近中午,兜里的鵪鶉數量已經達到了38只,逼平前面單人一天的最高記錄了。
氣溫上升,小鷹逮鳥的效率下降。
眼看鷹也累了,飛的越來越慢,文東果斷結束今天的放獵。
文東從兜里掏出剩下的干糧,分了一半給大春,哥倆就著水壺里的清水跟咸菜,簡單的填飽肚子,然后喂上鷹,收工。
大春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好奇問道:“接下來咱們去鎮上?”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