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六一大早,許志遠店里來了不少人,進門就問:“老板,可賣壽匾?我們給朋友父親慶六十六。”
許志遠雖沒見過壽匾,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下來。
他用大紅廣告色在風景畫匾中間寫上一個行楷字體的大“壽”字,再寫上抬頭,賀:某某六十六大壽,右下角寫上與賀人的名字。
那幾人看了很滿意,付了錢后抬著“壽匾”高高興興地走了。
看著幾人離開的背影,許志遠又發現了新商機。
剛好放寒假有時間,可以趁機設計些壽匾,過年過壽的人多,肯定好賣!
苦思冥想了幾天,他終于在腦海里有了壽匾的雛形。
他先買來大紅有機板、金鏡片、五公分厚的泡沫板和幾根一公分寬的美麗曲條,又讓木工按照他提供的尺寸用木條做了木框,拿回來備用。
他以前做過有機玻璃底的招牌,做壽匾只是換了材料和重新設計尺寸,雖然做起來復雜,但還算順手。
許志遠正心情愉悅地欣賞剛做好的壽匾,恰巧鄭曉紅提著飯盒來送飯。
他顧不上吃飯,興奮地拉著鄭曉紅看他剛設計制作好的壽匾,“快幫我看看,還有哪里需要改進的?”
鄭曉紅湊到牌匾前仔細看著,她發現自帶亮光的大紅有機玻璃板上面有個既有立體感又能照人影的金鏡片大壽字,四周配上金色的美麗曲條邊框,更是錦上添花。
她伸手摸了摸那牌匾的邊框,不由得感嘆道:“這壽匾做得真大氣!制作成本也不低吧?”
“沒錯。”許志遠點點頭,把牌匾拿起靠墻立著,“這款壽匾不但材料成本高,還費工費時,屬于高端產品。”
鄭曉紅看著那牌匾,面露惋惜,“這壽匾好歸好,但只適合有錢人,咱這小縣城,還是普通老百姓多啊!”
許志遠贊同地點點頭,沉吟片刻后再次開口,“你說得沒錯,我打算再設計一款中檔次的壽匾,把成本降下來。”
“那太好了!賣東西就得高中低檔都有,不怕不賺錢,就怕貨不全!做生意可是門大學問啊!”鄭曉紅說完,忽然想起什么,忙把飯盒遞給許志遠,“快吃飯吧,別涼了,我也回去吃飯,盼盼還沒吃呢。”
鄭曉紅走后,許志遠邊吃飯,邊琢磨怎么降低成本。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他決定在使用材料上下番功夫。
下午,他買來棗紅色金絲絨布、金色即時貼和三公分寬的鍍金角鋁,開始制作中檔壽匾。
因為已經做到心中有數,他這次用了不到兩小時就把一個中檔壽匾做成了,整體美觀大方。
他發現這款壽匾不光能降低成本,還能節省工時。
他看著裁下來的三合板料頭突然又生出一個想法:既然高檔、中檔壽匾都有了,還可以把剩下的料頭利用起來,做個低檔壽匾,這樣就一點材料都不浪費了。
他讓賈春雨把剛才做中檔壽匾裁下來的兩塊三合板料頭用透明膠布粘在一起,拼接成一個大一點的襯板,在上面裱上紅紙,并用毛筆沾著墨汁在紅紙上熟練地寫上一個大的“壽”字。
晾干后,在上面加一片和襯板一樣大的3毫米厚的透明玻璃,再用鏡框條包個邊框,一個便宜的壽匾就做好了。
考慮到無論開業還是祝壽,前去祝賀的人都會買盤鞭炮放,用來烘托熱鬧氛圍。
許志遠到批發鞭炮的店里,批發了一些鞭炮,放在店里和匾搭配著賣。
雖然一盤鞭炮只看三塊錢的利,但積少成多,賣多了利潤倒也十分可觀。
春節是一年中對壽匾需求量最大的時期,前來預定和購買壽匾的人絡繹不絕。
許志遠和鄭曉紅整個春節都在店里忙碌,過得非常充實。
一直忙到年初六,才把預定的所有壽匾都制作完成,客戶來拿壽匾時,都對許志遠的制作工藝非常滿意,錢給得也痛快。
送走最后一個客人,兩人看看店里所有的壽匾都全部賣完,不由得松了口氣,看向彼此,會心一笑。
賈春雨和小霞都回家過年了,說好初七才回。
許志遠看看時間,已經12點了,索性把店門關了,和鄭曉紅一塊回家炒兩個下酒菜,兩人邊喝酒邊談起年前年后的生意和進賬,心情都格外好,不知不覺就喝多了,一覺醒來竟然已是下午4點!
鄭曉紅迷糊中醒來,發現盼盼不在身邊,頓時酒醒了大半,連忙去找,卻發現盼盼正在客廳里專心致志地搭著積木。
她不由得跟許志遠感嘆:“盼盼長大了。”
過了年初九,沒有過壽的了,也沒有人買壽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