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也詫異了一下,“這土豆真大一個個的。”
華華看著蘋果,直接洗了洗,咬上一口,砸吧了一下嘴巴,“嗯嗯,這個好吃,但是比我家的,還是差一點點。”
好像沒有自己家的甜,也沒有自己家的脆,只不過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比他之前在街上買的好吃多了。
老太太被華華這一本正經的“產品測評”逗樂了,同時也為他的觀察力感到驚喜:“哎喲,我們華華這小嘴還挺刁,說得頭頭是道。不一樣就不一樣,各有各的好。大的燉肉,小的做沙拉,都好都好!”
華華用力點點頭,覺得奶奶說得特別對。
老太太滿是皺紋的手溫柔地摸了摸華華的頭:“那你打算怎么幫人家啊?”
“我拍視頻!”華華立刻有了精神,“用這些菜,做飯。然后告訴大家好吃,但是和姐姐家的不一樣,讓大家……按喜歡的買。”
他把姐姐教他的核心原則記住了。
“這個法子好!實話實說,最招人疼。”老太太笑瞇瞇地看著華華把蔬菜一樣一樣拿出來,像是在看什么寶貝。
她從來不覺得說實話有什么不好的,真誠
有了奶奶的鼓勵和支持,華華動力更足了。
他抱著這些來自遠方的、承載著一個村子希望的蔬菜走進廚房,開始更加用心地構思他的“試吃評測”視頻。
接下來幾天,華華認真地履行著“試吃評測”的任務。
他用李書記寄來的蔬菜做了醋溜白菜、酸辣土豆絲,蘋果則直接削皮吃了。
做飯的過程中,他能感覺到這些蔬菜很新鮮,水分足。
但當他將炒好的醋溜白菜和酸辣土豆絲端上桌,和姐姐一起品嘗時,他歪著頭,仔細地感受著味道的差異。
“姐姐,”他很誠實地說,“這個白菜,甜味少一點點。土豆,好像……粉一點點,沒有我們家的那么糯、那么香。”
江晚嘗了嘗,點了點頭。
華華的味覺直覺很準。自家的蔬菜用了靈力,口感和風味層次的確更勝一籌。
李書記村里的蔬菜是淳樸的“原生態”味道,得益于水土和日照,品質不錯,新鮮爽口,但風味上確實存在差距。
“華華覺得好吃嗎?”江晚問。
“好吃!”華華肯定地點頭,“很新鮮!味道不錯的!就是……不一樣。”
得到這個結論后,華華并沒有立刻拍攝視頻。
他又做了一件事——他按照姐姐教的,用手機發語音消息問李書記:“李書記,蔬菜我收到了,很大很新鮮。我想問,這個菜賣多少錢一斤?還有,寄給每一個客人,都是像寄給我這樣好的嗎?會不會不一樣?”
李書記很快回復了語音,背景音里還有些嘈雜,似乎正在田間地頭:“華華同志你好!價格你放心,我們都是按市場價格走的,甚至還會比市場價格還低一點,絕不敢亂要價!品質你也放心,我們寄給你的就是最好的標準,發給每一個客人的,我們都盡量挑好的,保證新鮮!咱們不能干砸招牌的事啊!”
聽到這樣樸實又肯定的保證,華華心里的最后一點顧慮消失了。
他可以放心地推薦了。
于是,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精心拍攝了一條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