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暫且圈地為國的倭人全然忘了,大漢帝國有一雙無處不在的眼睛――繡衣使者。
這種在縣城內近乎公開的割據行為,如何能瞞過監察天下的繡衣使者密探?詳細的情報早已擺在了繡衣使者指揮使鄭茂的案頭。
鄭茂,作為劉盈最鋒利的刀,深知陛下對倭人的整體策略就是“馴化”與“防范”,絕不允許有任何脫離控制的苗頭。
他根本無需請示劉盈,對于這種公然挑戰大漢律法、勾結官吏、企圖割據的行為,他有臨機專斷之權。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熟悉的黑衣黑甲再次出現。
這一次,目標不僅是那幾個勾結在一起的倭人豪族聚居地,還包括了那座被腐蝕的縣衙。
行動迅雷不及掩耳,繡衣使者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同時發動襲擊。
負隅頑抗的倭人私兵被迅速殲滅,參與其事的豪族成員,無論主從,盡數被誅殺。
那個貪贓枉法的縣令,也被從被窩里拖出來,當場格殺。
翌日,縣城中心的市集旗桿上,高高懸掛著縣令和幾名倭人豪族首領的首級。
旁邊矗立著一塊木牌,上面用朱砂寫著八個凌厲的大字――“辱我大漢子民者,死!”
落款是繡衣使者的獨特徽記,血腥的畫面和霸道的宣,瞬間震懾了整個縣城以及周邊所有得到消息的遷徙倭人。
這不是村野治保的“復仇”,這是來自大漢帝國最高統治力量的冰冷警告。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所有內遷倭人豪族聚居點。
一股透骨的寒意席卷了他們,直到此刻他們才徹底看清了劉盈的真實面目:這位年輕的大漢天子,從未將他們視為平等的臣屬,所謂的遷徙中原、賜予田宅,根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流放和分化解構。
目的就是將他們連根拔起,脫離其本土勢力范圍,置于中央權力的直接監控和碾壓之下。
“趕盡殺絕”或許談不上,但“馴化至再無威脅”,卻是毫不掩飾的目標。
回想當初在倭國,他們還能憑借地利和殘余勢力有些許討價還價的資本,如今在中原,他們就像離水的魚,生死完全操于他人之手。
繡衣使者那無孔不入的監控,更是讓他們如芒在背,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
曾經的不甘、憤懣、乃至瘋狂的幻想,都在那血淋淋的旗桿和八個大字面前,化為了無盡的恐懼和徹底的沉寂。
他們終于認清了現實,一個個噤若寒蟬,再也無人敢提做官之事,甚至不敢再大規模聚集。
家族被分散安置在不同州郡,彼此難以聯系,周圍是陌生的漢人環境和無處不在的監視眼線。
他們就像被撒入大海的沙粒,再也掀不起任何浪花。
余生,或許只能在謹小慎微、戰戰兢兢中,守著那點可憐的田宅,慢慢被中原文化同化,或者在不甘中悄無聲息地消亡。
劉盈的謀劃,至此才算真正完成,倭國上層潛在的反抗力量,被從根本上瓦解于無形。
――
半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