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身為統治者的理智,或者說,他腦海中那些超越時代的零散知識,在不斷提醒他――唇亡齒寒。
他在地圖上比劃著。朝鮮半島就像一把抵近倭國心臟的匕首。
若任由漢朝徹底吞并朝鮮,下一步,漢軍的戰艦必定鋪滿對馬海峽,兵鋒直指倭國本土。
屆時,倭國將失去所有戰略緩沖,陷入極度被動的境地。
“必須支援!”
村野治保最終下定了決心,哪怕要忍受衛滿那令人作嘔的態度。“不是為救衛滿,是為救我倭國自身!”
他甚至做好了心理準備,在公開場合可以對衛滿暫時虛與委蛇,甚至自降身份,承認其“盟主”地位,以換取倭國內部主戰派和保守派的團結,共同應對漢朝這個巨大的外部威脅。
他的小算盤打得噼啪響,一旦擊退漢軍,倭國大軍駐扎朝鮮,屆時主動權就在自己手中。
以援助之恩和武力為后盾,慢慢蠶食朝鮮沿海據點,甚至將其變為附屬國,構建一條進可攻擾大漢東北、退可守衛本土的島鏈防線。
到時候,就不是他求衛滿,而是衛滿要求他了,訛詐勒索,自然不在話下。
“傳令!集結薩摩、長州、肥前諸藩兵力,籌備糧草……”
村野治保開始下達命令,他甚至準備親自掛帥,以彰顯決心,凝聚士氣。
然而,就在他雄心勃勃,準備登船出征的前夜,他的心腹近臣卻帶來了一個令他如墜冰窟的消息。
“陛下!不可親征啊!”
近臣跪地泣告,“宮內省和公卿們暗中串聯,認為陛下若離本土,恐生大變!藤原氏等人……并不安穩!”
村野治保的心瞬間涼了半截,他忘了,自己這個“天皇”的位置坐得并不安穩。
本土的豪族勢力盤根錯節,尤其是那些傳承悠久的公卿貴族,對他這個試圖集權、行為又有些“離經叛道”的天皇早已不滿,他們自有要效忠的前任天皇。
若村野治保帶領主力遠離本土,后方確實可能瞬間起火!
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在殘酷的政治現實面前,顯得如此無力,他終究不能隨心所欲。
“該死!”
村野治保一拳砸在案幾上,心中充滿了憋屈和憤怒。
最終,他不得不妥協。
“召長谷川平次將軍來見朕!”
長谷川平次,一位以勇武和略顯死板忠誠著稱的將領,被委以重任。
村野治保對他面授機宜,反復強調此次出兵的戰略意義是“協助朝鮮防御”,“建立抗漢前線”,而非真正的無私救援,并要求他務必爭取到至少一個沿海港口的長久駐扎權。
帶著天皇并不完全真心的命令,長谷川平次率領著由兩百余艘戰船組成的倭國艦隊,載著數萬士兵,浩浩蕩蕩駛向朝鮮。
經過十余日在海上的顛簸,當他們終于看到朝鮮海岸線時,所有倭國士兵都松了一口氣,同時也充滿了優越感――他們將是拯救者。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