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關于鐘德興和曾德方的辯論尤為激烈。
縣委書記于欣然堅稱,鐘德興身為珞山鎮鎮委書記,落戶了許多大企業,業績非常突出,理應入常。
而縣委組織部部長張慶雄則反駁說,那么多家企業落戶珞山鎮,這并不是鐘德興的個人業績,這是縣委縣政府政策導向的結果。
當初,如果不是于欣然堅持將珞山鎮的企業發展方向定為規模化產業群發展,那就根本沒有鐘德興什么事兒。
所以,這些成績不是鐘德興個人取得的,是縣委縣政府的政策導向指引的結果。
相比之下,曾德方任職的鎮沒有政策上的照顧,他卻將他所任職的鎮定位為旅游小鎮,發展得有聲有色。
論業績,張慶雄認為,曾德方的業績比鐘德興好。
縣委班子第一次討論沒有結果,該由誰入常還是懸而未結,等待下一次討論。
于欣然之所以沒有讓縣委常委就這個問題進行表決,是因為她沒有信心獲勝。要是鐘德興落選,她哪里還能改變這個結果?
與其這樣,如讓這個問題懸而未決,給鐘德興爭取時間。
討論結束,回到辦公室,于欣然打電話把結果告訴鐘德興。
鐘德興聽了,深深感覺到于欣然的不容易,他知道于欣然此刻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便說:“姐,實在不行,我就不入常了,我可不希望你為這件事而操心太多!”
“你說的什么話?”于欣然一下子十分氣惱起來。“戲都演到一半了,你突然說你不想演,你怎么回事呢?你心里怎么想的?”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我不想你操心太多!”
“可我都已經操心了!你這個時候放棄,讓我怎么下得了臺?再說了,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我想讓你入常,是想讓你幫助我!你入常,我等于在縣委班子里多一個人支持我,我的工作將更好開展!”
“那好吧!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