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捂住齊蝶的嘴,“小聲點,一會找個地方,警醒些等著我出來。”
春曉不是魯莽行事的人,她的耳朵為她開了小掛,能聽到腳步聲,當然也是因為方家官職不高,家里不會有太多的下人,這也大大的方便了春曉。
齊蝶等姑娘松開手,“我也能翻墻,姑娘,你要找誰我幫你找?”
春曉擺手,“我知道你有些身手,但是不夠看,你在外面幫我望風,免得我翻墻出來撞見巡邏的士兵。”
齊蝶腦子想象畫面,忍不住打個冷顫,“姑娘這是官宅,你也小心一些。”
春曉一個巧勁翻上墻,背著的背簍也沒成為負擔,確認周圍沒人才小心跳下去,嘖,方家的下人夠懶散,墻下的積雪都不清理出去,她的整個腳陷入雪堆中。
幾個呼吸,春曉清理好腳印,才小心的聽聲音,方家的情況,田外公全都告知與她,方家的宅子是祖上傳下來的,一座兩進的院子,院子并不大。
這也就意味著,人口住的十分擁擠,并不方便春曉的行事。
春曉沒往廚房的方向走,冬日廚房是下人取暖的地方,人最多。
她靠著墻壁仔細聽聲音,找了一圈也沒尋到表姐,最后將目光看向當家老太太住的屋子,里面的聲音很雜,估計表姐正在老太太身前奉承。
春曉眼睛一轉,確認哪幾個屋子是姑娘住的,直奔一處冷山的屋子,屋子里沒有熱乎氣,翻找屋子里的筆跡,春曉挑了挑眉沒找錯。
進來的時間已經不早,春曉在屋子里找到毛筆,嘖,水都凍了,根本化不開墨,翻找火盆里的炭,還真找到沒燃盡的木炭,用炭寫了一封信留下。
將信件和一個裝一兩銀子的荷包放到枕頭下,這才原路返回離開方家。
齊蝶見姑娘平安出來,她腿腳發軟一屁股坐在地上,“姑娘,你怎么去了這么久?”
她都想了許多不好的可能,姑娘要是再不出來,她也要翻進去了。
春曉拉著齊蝶離開,“走,我帶你去吃好的。”
京城的燒鴨很出名,她一直饞這一口,等晚上再出去找打聽消息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在京城找到大姑。
等春曉帶著燒鴨回客棧,楊老三已經買書回來,招呼春曉一起看,“這是江南歷年鄉試頭榜的文章,曉曉,你也看看。”
春曉拿到手里快速翻看,“真有生意頭腦。”
古代人十分聰明,很多現代的手段都是古代玩剩下的。
楊老三美滋滋的將書抱在懷里,“這一趟京城來對了,書鋪還允許閱讀,只要交十文錢就能待一天。”
春曉對上小叔火熱的目光,抬起手指向自己,“小叔想讓我去背書?”
楊老三,“我也一起背,書鋪的好書太多。”
春曉,“小叔,我白日有別的事,等我處理完再去背書。”
楊老三也正色許多,“我剛才問了關行舟,他知道打聽消息的門路,我們一會去看看能不能打聽到你大姑的消息。”
“行,那咱們先吃晚飯。”
天徹底黑下,還沒到宵禁的時辰,街上人流依舊不少,關行舟輕車熟路來到一處酒樓。
春曉對比下自己知道的地方,嗯,她知道的更接地氣,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楊老三有些踟躕,“這地方打探消息是不是要很多銀錢?”
春曉率先抬腳進店,“先進去看看。”
關行舟找到掌柜的,掌柜的比劃個五,關行舟搖頭再次比劃,最后要花四兩銀子。
這還是春曉有大姑家所有人員信息的結果,否則價格成倍數的漲。
春曉掏出一半銀子為定金,如果沒找到人不用交尾款。
回到客棧休息,春曉開始分背簍里的銀子和首飾,又仔細檢查背簍的綁帶,確認沒問題才躺下休息。
方家,田文秀窩在被窩,她的心臟咚咚直跳,將信件和荷包抱在胸口,她姑姑的女兒竟然來了京城,還來找過她。
自從去年冬日西北送來信件,雖然外祖父讓她寫斷絕信,她的日子卻好了許多,全因小姑姑嫁的人成了武將,哪怕是低級武將也是身份的改變。
至于爺爺給的銀錢,田文秀眼里蓄滿淚水,方家的家底并不豐厚,外祖母和外祖父不會經營產業,方家日子過的不富裕,母親再嫁后沒少貼補娘家,她這個親閨女卻什么也沒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