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消息探聽很重要。
云朝在草原安插探子,草原肯定也在云朝安插,所以古代常說,天下大事瞞不住人。
當中原出現蝗災苗頭時,狼族那邊很快便掌握消息。
“此乃絕世良機……”
狼族大汗完顏z連續讀了三遍密報,眼神之中漸漸顯出銳利的殺伐之氣。
歷來中原大災,便是草原機遇。
自秦漢匈奴時期,北方游牧無不想要入住中原,只因中原氣候宜人,十分適宜生息繁衍,而北方則是苦寒之地,氣候不適宜發展農耕。
其實游牧民族也想種地,其實他們也不想逐水草而居……
一個‘逐’字便可體會到,那是一種居無定所的生活。
任何生物的天性都想安逸,人則是貪圖安逸的佼佼者,所以只要有任何機會,便會想盡一切辦法抓住機會。
……
這一次部落會盟,比此前任何一次都要迅速。
顯然各部在中原也安插著探子,也在第一時間知曉了蝗災消息,聰明人不止完顏z一人,各部落的高層也能意識到機遇,故而,各部響應會盟都很熱切。
中原大災,意味著草原機會。
雖然一直以來狼族都是壓著云朝欺負,但是狼族的高層都知道云朝并不容易滅,欺壓可以,滅國很難,只因中原民族實在太堅韌了,總是能在危難之際挺起脊梁。
幾十年上百年的經驗教訓,讓狼族深知漢人藏在骨子里的狠勁,明明是一群耕田的農夫,為什么發起狠來那么瘋狂。
他們這些游牧者想不明白原因,但不妨礙他們積累大量的吃虧經驗。
每當漢人國家在危亡之際時,總是會莫名其妙有人挺身而出,而那些挺身之人的出身明明很低微,此前可能一直過著走卒販夫的日子,但是一旦遇到民族危難,這些人就會迸發熱血武勇。
在草原歷代民族的歷史上,記載著中原很多大英雄的典故,那些大英雄在最初之際,最想要的生活是扛著鋤頭種田。
結果卻因為他們北方游牧的入侵,導致南邊那些耕作者沒辦法種田,于是,扛鋤頭的農夫變成了拿刀的戰士。
你們不讓我種田,那么我就打死你們……
很淳樸的理由,卻是北方民族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夢魘。
所以自古以來,北方總是以騷擾為主,仗著武力,搶掠一番,賺完便宜就跑,下次繼續再賺,很少會把漢人逼到絕地,總是給中原留一線喘息。
說白了就是不愿意逼人拼命。
比如狼族對待云朝,一直用的就是這辦法,每年索要歲貢,兩次南下打草谷,看似常年肆虐壓榨,實則一直留有底線。
上次國戰之時,明明已經圍困京師,然而無論完顏z大汗還是各部高層,在內心深處都沒有順勢滅掉云朝的念頭……
只因他們心里明白的很,圍困和滅掉是兩個概念,一旦把漢人逼急了,那真是會跟他們玩命啊。
所以在索要巨額財富之后,狼族幾十萬大軍選擇撤兵,明明有幾十萬鐵騎,卻不敢把漢人逼上絕路,這就是留有一線,防止漢人激起血性。
只不過,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
上一次國戰不敢滅國,這一次卻是天賜的機會。
大災!
中原即將出現蝗災!
并且不是那種某一地域小蝗災的情況,而是整個云朝境內全都出現了苗頭,甚至,已經有縣域被蝗災吃光了!
這是絕世良機啊……
一兩百年才出現這么一次……
由于草原對中原的覬覦,所以歷代都對中原之事記載,而其中關于蝗災,則是記載尤為詳細。
游牧民族也有史書,各部都有相應傳承,故而對于中原災害的影響,他們了解和掌握的不比漢人少。
大蝗災!
蔓延整個中原的蝗災!
這種蝗災一旦出現,最起碼要持續半年,吃光一處地方,飛去下個地方,整個中原都被籠罩,所有的漢人都要遭災。
莊稼會被吃光,導致顆粒無收。
草木盡皆不留,青山變成光禿。
中原百姓在別的災害時,可以挖野菜吃草根嚼樹皮,然而唯獨蝗災之中,一切能吃的都沒有……
所以,會餓死很多人!
所以,會引發大動蕩!
而這,便是北方游牧千載難逢的機會。
……
呼!
大汗完顏z故作悠然的吐出一口氣,目光掃視汗帳之中聚集的各部高層。
隨即,他慢悠悠的開口道:“想必諸位都已得知,中原云朝即將大災,各地飛蝗出現,很快便會蔓延。”
“而本汗召集此次會盟,便是要讓我們狼族抓住這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