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然也知道,這種政令很不好改。
如果能直接改,朱允熥也不會用試點來測試。
他還知道,現在方孝孺在大明日報,那些天下大公的觀點,正是為了這些作為思想鋪墊,宣傳了那么長時間,效果還是不算好。
現在等的正是試點的成績,希望試點可以帶來驚喜。
朱元璋說道:“你先下去吧!”
解縉道:“臣退下了。”
朱元璋在琢磨這事,又道:“等等,你告訴鄧輝,就說這是咱的命令,擴大試點的范圍,不要局限于宿遷一地。”
解縉稍稍停頓,再躬身道:“是!”
同時他心里在想,接下來的鄧輝,壓力可大了。
擴大試點范圍,就是跳出宿遷,在其他縣進行,其他縣的地主,可不像宿遷那樣,被朱允熥收拾過一次。
鄧輝就算領了圣旨這樣做,但也會被不斷反對。
但那也是鄧輝的事情,解縉在想,和我也沒多大關系。
朱元璋看著解縉離開,心里想的,也是鄧輝能不能扛得住這一份壓力。
想到宿遷一個縣,能增加三倍的稅。
如果整個大明推廣,都增加三倍的稅,再加上紅薯也推廣出去,產量起來了,老朱不敢想象,大明各地的糧倉有多充盈。
想法絕對是很美好的,但不好實現。
朱元璋道:“吉祥,你給咱放出,宿遷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的消息。”
還要看看,其他官員的反應。
給他們做好鋪墊,好告訴他們,這是能有多好。
當初的傳,要成真了。
朱元璋補充道:“就放出消息說,這是對受災地區,一個快速恢復耕種的方法,別提要推廣整個大明,讓他們知道就好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
強勢如朱元璋,在這個時候,也是要一點一點嘗試。
吉祥道:“是!”
——
當天晚上。
朝中不少官員,都來到李煥文的家里。
很顯然,朱元璋放出的消息,開始發揮出應該有的效果了。
暴昭問道:“李大人,宿遷一事,是不是真的?”
他們現在都很心急,如果真的要實行,當年那些傳,要變成現實,他們家里以后豈不是要把大量的糧食,上交上國庫?
李煥文現在也是皺起眉頭,憂心忡忡,道:“真的!”
作為戶部尚書,他肯定能得到第一手資料。
“真的增加了三倍糧食,其中幾個地主,貢獻了一半以上的糧稅。”李煥文說道。
“這如何是好?”
侯泰擔心道:“陛下看到效果不差,一定會想方設法,推廣出去的。”
根據他們對朱元璋的了解,是一定會如此做。
只要真正利于百姓,利于大明的事情,朱元璋絕對不會含糊。
他們對這件事,還是懊惱的。
怎么在發生之前,他們一點消息都得不到?
朱允熥靜悄悄地做,現在有結果了,他們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特別是真的做出成績,根本逆轉不了結果。
嚴震直說道:“根據目前的消息,這是用于受災地區,快速恢復耕種,應該和其他地區無關。”
任亨泰說道:“在受災地區,都驗證了效果甚好,你相信陛下會無動于衷嗎?”
此一出,他們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些官員不一定都是壞的,他們也愿意為民。
但前提是,不要損壞自身的利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