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夫人,奴婢這就去。”
阿蠻應了聲,小快步跑回馬車,很快拿了條白色面紗回來。
只是大張旗鼓給崔玉窈送去,怕是崔氏又要責罰人,阿蠻心眼也多,裝作不經意之間撞了崔玉窈一下,趁機把面紗塞到了崔玉窈手中。
崔玉窈先是一愣,直到察覺手中多個東西,低頭一看,瞬時滴下來兩顆淚珠子。
她跟在崔氏后面,崔氏沒回頭,倒也沒發現異常。
崔玉窈認得阿蠻是宋今瑤身邊的丫鬟,心下便明了,給她送面紗定是宋今瑤吩咐的。
她不著痕跡地朝著遠處的宋今瑤福了福身,表示感謝,這才把面紗帶在臉上。
面紗遮住了多半張臉,也掩飾住了崔玉窈所有臉上情緒。
她亦步亦趨地跟在崔氏身后,繼續往寺廟大門方向走,此刻的心情卻是極為不平靜。
姑母掌摑她,更是不在意她的難堪,而唯一在這個時刻,給她溫暖的竟然是宋今瑤。
說實話,她有些情何以堪的感觸。
想起姑母崔氏要陷害宋今瑤的計劃,崔玉窈眸光飄忽了一瞬后,變得異常堅定。
似乎下了某種決心。
而此刻的崔氏完全不知身后侄女的心思。
她小碎步兀自走得四平八穩,臉上的得意一閃而逝,心里想著:就算老太君落了她面子又能怎么樣?宋今瑤不還是乖乖跟著來了嗎。只要人跟來了,她就會讓宋今瑤在這座法華寺內,身敗名裂!
沈長書看了宋今瑤讓小丫鬟給崔玉窈送面紗的全過程,嘴硬心軟地道:“你呀,就是好心,那是人家侄女,自己都不心疼,挨不挨打也跟咱們沒關系,少管她們閑事,走,進去了。”
說著,沈長書便拉住宋今瑤的手,朝著法華寺大門走去。
宋今瑤彎唇笑了笑,跟上,沉默著也沒解釋。
她這人從來不是什么心軟之人。
只是,她的愛恨也分人。
她能看出崔玉窈和二舅母崔望舒不是一類人,她這人針對的從來都是該針對之人。
不會因為討厭崔望舒,就連帶地把所有姓崔的都要討厭進去。
那樣人多累?
說不準往上數,祖宗十八代,大家都是一個姓呢,沒必要!
更何況,焉知她不會有收獲?
想著,宋今瑤不著痕跡地瞧了眼崔玉窈,眸底浮上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大舅母周氏已經走在前面了,或許也是對崔玉窈挨打見怪不怪了,下了馬車時只是愣了一瞬,便不再看了。
燕家女眷來齋戒祈福,提前跟寺廟打好了招呼。
遠遠見到燕府的馬車停下,便有一個小沙彌跑進了寺廟,緊跟著沒多一會,便出來了一眾僧人來迎接。
為首年老的是法華寺的住持,空寂大師。
他身披一件用金線繡上繁復梵文的錦緞袈裟,眉毛修長若柳,慈悲盡顯,站在寺廟門口,目光悠遠地朝著石階梯下方燕家女眷方向看來。
宋今瑤提著裙擺往上走,瞧見空寂,想到前世的某些傳聞,瞳孔不由地縮了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