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棲鶴不再藏著掖著:“江南如今的問題是缺糧種。衙門雖然每年都留有糧種,但這么大范圍的受災,這些糧種也是杯水車薪。微臣認為,可將糧種的要求放低一些,挑選顆粒飽滿且未有破損的糧食為種。微臣愿為表率,捐出莊子上去年八成的存糧,顆粒飽滿的可為糧種,做不了糧種的也可做為百姓下次收糧前的口糧,以解百姓之危,皇上之憂。”
皇上臉色好看了些,總算是還有個指望得上的。
“繼續說。”
林棲鶴應是:“有臣帶頭,群臣便知這是皇上的意思,自然會跟著做,只是僅這些遠遠不夠。微臣建議,皇上可免江南兩年賦稅,讓當地衙門出面向富戶鄉紳望族等借糧種分給百姓。早稻可全入百姓倉庫,給百姓活路。待收了晚稻后,百姓需上交兩成糧食,一部分是歸還借的糧種,一部分充實衙門糧倉,算是將之前的虧空都填補上,以備不時之需。連續兩年免賦稅,百姓就能緩過來了。”
林棲鶴語氣一頓,又道:“江南富庶,皇上此時助他們撐過這一關,他們感念皇恩,將來必有厚報。”
思慮周全,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斷不是剛剛才想到的。
皇帝頓時心下生疑,莫不是老四這事林棲鶴早就知道了,就等著曝出來?
他再獻計,功勞自然全是他的。
走回書案后坐下,皇帝問:“既然想得這么深遠了,朕在大殿上問你的時候為何不說?”
“大殿上有帶著萬人血書來敲登聞鼓的高霖三人在,若臣在大殿上說出這些話,他們怕是會把這情分記在臣身上,不合適。皇上是君亦是父,四皇子闖下這樣的大禍,自是由您來替他周全為好。”
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了,林棲鶴又說了個和自已有關的:“而且臣這主意等于是從眾位同僚口袋里搶糧,若我在大殿上提及,他們怕不是要套麻袋打我悶棍。如今臣是私下和您獻的計,他們就算懷疑臣,臣也能說與臣無關。”
皇上聽得心情大好,果然還得是自已一手教導出來的人才最合心意,滿朝文武是有點功勞都想攬在身上,哪還會考慮到這些。
至于另一個理由,聽聽就得了,這小子向來在京都橫著走,怕過誰來。
“甚好,甚好,這事就交給你去辦。”
林棲鶴應是,又道:“臣想求個恩旨。”
“說。”
“春耕在即,半分耽誤不得,若有人從中壞事,讓臣束手束腳辦不成差,臣想要一個先殺后奏之權。”
皇上微微點頭,已經二月中旬,就算立刻去辦此事,中間完全不耽誤,等糧種送到災民手中也已經有些晚了,要是再有人和棲鶴不對付,恐怕這一季就種不了了。
起身走到一側,皇上拿起架子上的一柄寶劍抽出來看著鋒利的劍身,然后歸劍入鞘,上前遞到林棲鶴面前,道:“這是朕被封為太子時父皇所贈,借你一用。若有人敢陽奉陰違,允你先殺后奏。不過……”
想了想林棲鶴下手從不手軟的性子,皇帝提醒了一句:“你也得適當酌情一二,別殺出一片血海來。”
林棲鶴雙手接劍:“微臣,遵旨。”
“那些個文武百官個個富得流油,你先帶個頭,之后朕就讓他們跟上。”皇帝看著豐神俊朗的得用臣子:“萬壽節在即,諸多事宜都是由你在管,也不急于這幾天,待萬壽節過后再走。”
“是,臣會賀了皇上萬壽節后才離開。”林棲鶴應得爽快:“各位大人送來糧食也需要時間,臣想請皇上派人往江南各個衙門傳話,糧種可以稍等,但是田地得先整起來。”
“依你所。”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