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喧囂和絢爛仿佛還在眼前,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火藥味和眾人的驚嘆聲。
大年初一,天色剛蒙蒙亮,零星的鞭炮聲就又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這是“開門炮仗”,寓意著新的一年開門大吉。
陳野被窗外的動靜吵醒,揉了揉眼睛。
旁邊的徐鳳嬌也醒了,輕聲問:“幾點了?”
“還早,你再躺會兒。”
陳野說著,自己卻還是坐起身,披上了棉襖。
炕燒了一夜,依舊暖和,但屋里的空氣帶著寒意。
徐鳳嬌也跟著起來:“不睡了,今天初一,事兒多著呢。”
“再說,今天還得去拜年呢。”
按照北方的習俗,年初一多是本家拜年,或者極近的親戚。
陳野家情況特殊些,老丈人就在同村,今天自然也不能落下。
——
按照北方的習俗,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寓意吉祥如意。
兩人穿戴整齊出了屋,陳母已經在廚房里忙活了,餃子已經下鍋了。
林美玲也好奇地跟在一旁看著,試圖幫忙,被陳母笑著勸去燒火。
“阿姨,在香港我們過年吃盆菜,還有年糕。”林美玲饒有興致地添了幾把柴火。
陳金生也起了,大概是昨晚酒喝得有點多,揉著太陽穴:“阿野,早。”
“這鞭炮聲可真夠熱鬧的,想睡個懶覺都不成。”
“一年就這一天,圖個喜慶。”
陳野笑道,“一會兒吃完餃子,我得去拜年。”
“你和美玲姐就在家歇著,或者村里轉轉。”
陳野接著說道,“咱們這兒規矩,初二才開始走親戚,今天主要是村上的本家。”
“應該的應該的。”
陳金生點頭,“你忙你的就行……”
正說著,徐鳳嬌端著餃子過來,白胖胖的餃子香氣四溢。
“吃餃子嘍!”
——
吃過早飯。
陳野拎上早就備好的禮:縣城買的白酒、幾包點心和徐鳳嬌先去了同村的老丈人家。
徐老蔫見他們來了,臉上笑開了花。
簡單拜了年,說了幾句吉祥話,徐老蔫拉著陳野嘀咕:“小野,昨晚那煙花……嘖嘖,全村都轟動了!”
“金生這后生,是真有實力!你這朋友交的不錯!”
陳野笑著點頭:“嗯,金哥人不錯。”
坐了一會兒,留下禮物。
陳野和徐鳳嬌又趕著去了爺爺奶奶家。
陳母到底是心善,即便是陳野的二叔、三叔,她都讓陳野備了一份禮。
看在最近他們兩家都很老實的份上,陳野也就沒有計較太多。
而且二叔三叔家的孩子今年更是早早的都帶著年禮來給陳母拜了年。
尤其是陳強,“砰砰砰”三個響頭。
額頭都紅了一片。
把給爺爺奶奶的年禮放好。
陳野只到二叔三叔的屋子站了站,說了句“過年好”,放下份普通的點心,沒多停留,更沒留下吃飯。
關系緩和歸緩和,心里的疙瘩沒那么容易解開,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
年初二,按習俗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徐鳳嬌娘家就在本村,昨天就已經把禮送到了。
陳野干脆初二就去了姥姥家拜年。
姥姥家更是熱鬧,一大家子人,舅舅、舅媽、表兄弟、表姐妹,還有滿地亂跑的小豆丁們。
拜年的話此起彼伏,瓜子花生糖果擺滿了炕桌,孩子們拿到壓歲錢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