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添了一張桌子。
皇后坐下后,第一次名正順的打開奏折。
她拿起筆,翻開奏折寫下第一個閱字。
皇帝看著皇后專注的表情笑笑。
“阿英,這一路命運多舛,但最終,殊途同歸,年少的誓,今日也算是實現了。”
皇后笑笑,“你這誓,還是我的乖孫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才幫你實現的。”
皇帝瞇著眼摸著胡子,“我教出來的孩子,自然非同凡響。”
他看了看那堆積如山的奏折,要是能讓那小混球來批奏折就好了,真是累死了。
帝后忙到天黑,洪公公跟李嬤嬤更忙。
配合中書舍人草擬圣旨。
李嬤嬤將那塊鳳玉璽上面的盒子掀開。
皇后拿起鳳璽。
明月高懸,月光穿透燭火落在那鳳璽之上。
皇后按下璽印。
“奉天承運皇后,召曰,朗家明月,教書育人,品行高雅,乃世間女子楷模,追封謚號文竹先生,以皇室規格下葬,賜名白鶴學堂藏書閣為明月閣,望白鶴學堂學子銘記。”
朗夫人聽到李嬤嬤宣旨,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
“我的孩子啊!”
朗懸深吸一口氣,“朗家,接旨。”
秦金枝送李嬤嬤來朗家宣紙。
她自已則去了靈堂,為朗明月添了一炷香。
站在朗明月的牌位前。
好像上次她出現在靈堂離現在也沒有多長時間。
站了一會,等到李嬤嬤宣完紙,秦金枝轉身離開。
她無聲的揮了揮手,離開了朗府。
這些時日千鳥司的公文像雪花一樣飛進來。
及冠的皇子全部入朝參與政事。
如今晉國局勢將定,那個位置都想坐,但現在可人敢爭。
但是他們可以讓父皇還有百官看到他們。
這時候,最好的證明,便是政績。
眾位皇子剛入朝,便被派往各地。
查辦的官員如有神助。
崔瑩在小山一般的公文里忽然抬起頭看向對面的秦金枝。
秦金枝感受到視線快速的抬眼,目光又重新落在公文上。
“怎么了?”
崔瑩臉上從不解,到疑惑,到不敢相信。
“你不會是要借著修改律法一事,介入科舉吧?”
秦金枝笑笑,手中筆依然在動,“崔副使好頭腦。”
崔瑩瞪大眼睛,“還真是!”
她就說,修改律法能鬧到這么大的陣仗,背后肯定是秦金枝的手筆。
但是鬧大的目的是什么?
這些天她一邊批閱公文,看著各地千鳥司送來的不合規官員的名單。
她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秦金枝想要徹底改變世家藕斷絲把持官場的現象。
而能打破這個現象的便是科舉。
官員就任操作不合規,上任期間沒有功績還可能被扣上酷吏的名聲。
舉薦之人就算沒有犯錯也會吃瓜落。
而秦金枝將此事擴展到整個晉國。
此事便會受到極大的重視。
重新重視科舉,修改科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