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漢王府。
“容!后!再!議!”
朱高煦將手中的情報狠狠拍在桌上。
他非但沒有憤怒,反而仰天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好一個容后再議!我那好父皇,終究還是給了我這個機會!”
庭院中,一名風塵仆仆的男人單膝跪地。
“殿下,江大人有令。”
信使的聲音不高,卻讓朱高煦的笑聲戛然而止。
他立刻收斂神色,快步走到信使面前。
“說!”
“江大人說,朝廷已陷入爭論,短期內絕無出兵可能,高句麗南部三道已盡數淪陷,王庭亂作一團,自顧不暇。”
“江大人還說,遼東的捕鯨人已經備好了船,三萬義軍枕戈待旦,他們只認殿下的漢王旗,只聽殿下的號令。”
朱高煦的呼吸變得粗重。
這不是朝廷的兵,這是他朱高煦的兵!
打下來的土地,自然也是他朱高煦的!
江澈,這個滴水不漏的家伙,連借口都給他找好了。
——藩屬蒙難,宗室子弟不忍,自發組織義軍,前往救援。
就算將來父皇問罪,他也可以一推了之,說自己是一片赤誠,為大明分憂。
而那些所謂的義軍,事后隨便安個流寇的名頭剿滅便是。
至于打下來的地盤……那自然是代為保管。
“好!好!好!”
朱高-煦連說三個好字,一把抓起掛在墻上的寶劍。
“傳我將令!整頓三軍!三日之后,起兵!渡江!”
“目標,高句麗!”
他抽出寶劍,劍鋒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直指東南方。
“告訴江澈,他送的這份大禮,我收下了!”
“高句麗,將是我朱高煦霸業的!”
命令如山,親兵飛奔而去。
整個開平衛瞬間變成一架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
三天后,朱高煦披掛整齊,站在三萬燕山衛精銳面前。
他們是跟著他從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百戰之師。
裝備著整個大明都未曾普及的先進軍械。
騎著從草原換來的最優良的戰馬。
朱高煦勒馬陣前,抽出腰間佩刀,刀鋒直指東南。
“將士們!”
“我們的袍澤,高句麗的百姓,正在遭受倭寇屠戮!”
“倭寇是何物?不過是些海上見不得光的老鼠!如今,他們竟敢窺伺天朝屬國,下一步,他們的臟手就會伸向我們大明的海疆!”
“朝堂上的諸公還在為錢糧爭吵,但我們,不能等!”
“我,大明漢王朱高煦,不忍藩屬遭難,不忍我大明國威受辱!”
“今日,我等不奉朝廷明旨,只遵胸中道義!高舉藩屏大明,護佑鄰邦之旗,跨過鴨綠江,將那些雜碎,全部碾碎!”
“此戰,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你們,敢不敢隨我,去掙一個封妻蔭子,博一個萬世流芳?!”
“愿隨殿下!踏平倭寇!”
“殺!殺!殺!”
怒吼匯成一股洪流,撼天動地。
朱高煦眼中燃起熊熊烈火,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踏著倭寇的尸骨,贏得無上榮光。
“出發!”
大軍如一條鋼鐵巨龍渡過鴨綠江。
江對岸,是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