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走到溧水的牛島掉頭星夜南下,盡管血管流淌著和皇軍的高傲,末松也堅持不下去了,孫震充分利用了兵力優勢,在寬正面和大縱深進行攻擊。首發首發末松開始向長興撤退。
“一個多月以前,當中隊從上海撤退時,所有西方軍事專家都認為中國人的抵抗將很快結束,日軍將很快攻占南京,可最近一個多月戰局的發展,卻讓所有軍事專家的預失效了。
溧水反擊,日軍十八師團損失高達六千余人,現在廣德反擊,一一四師團不但被迫后退,而且陷入混亂,他們的戰線被中隊成功割裂,兩翼被突破,兩個聯隊長被擊斃,一一四師團倉皇撤向量溪。
但是南京呢?如此強大的力量在南線反擊,南京卻在危險之中,以目前南京守軍的力量能守住南京嗎?
面對我的疑問,南京衛戍司令莊繼華將軍卻很輕松,他告訴我南京只是一座城市,中日戰爭是場長期戰爭,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會影響戰爭的最終結局;南京,日本人好進不好出!
走在南京空曠的街道上,一個多月的以前,這里還是人頭洶涌,但現在,所有商店都關門了,大街上除了穿軍裝的士兵和帶有明顯標志的志愿人員外,再也看不到其他平民了。戰火逼近了南京,幾個士兵在街壘邊輕松的開著玩笑。
看著他們地笑容,聽著遠處傳來隆隆炮聲,我忽然明白了,莊將軍所說的南京只是一座城市,得失不會影響戰爭結局的含義。
戰爭不會因南京得失而結束,中國人決心將日本人拖入長期戰爭的泥潭,而不管付出多大代價,南京一戰就是他們向世界表明的決心。
這是一場豪賭,中國人以首都南京為誘餌吸引日軍進攻,真正的目地卻是殲滅南線的一一四師團。對此,松井石根將軍恐怕沒想到,當他向南京進攻時,卻陷入了中國人給他設下的圈套,現在他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繼續進攻南京,還是南下解救末松的危局。…”
武漢軍事委員會里,蔣介石放下華盛頓觀察家報的韋伯的文章,南京戰局吸引了全國目光,前段時間溧水反擊,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卻再次在全國范圍內激起一番抗戰熱情。這是一場真正的勝利,殲滅日軍六千多人,是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蔣介石也感到臉上有光。
“委員長。白健生將軍求見。”唐縱進來通報。蔣介石抬眼說:“請他進來。”
白崇禧從門外進來。蔣介石滿面笑容地站起來:“健生。有什么事?”
“華北方面地日軍又有動作了。韓復報告。日軍第十師團在德縣集結。有南渡黃河地可能;此外華北方面報告。日軍第五師團從山西調回平津。目前在平津集結。”
蔣介石眉頭微皺。南京戰事正緊張之際。日軍難道又要在山東動作?山東韓復地第三集團軍實力不弱。不過…
“健生。你怎么看?日軍又要做什么?”
“攻克山西之后。日軍在華北地兵力不
足。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就算日軍想打通津浦路。也應該是在南京之戰以后。第十師團此舉有武力偵查地意思。也可能是疑兵之計;讓人擔憂地是第五師團。如果他們此刻馳援南京。莊文革那里恐怕難以承受。
”白崇禧說。
南京戰局的發展不但出乎西方軍事專家的意外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溧水反擊,三天消滅日軍六千,他開始還認為是莊繼華夸大之詞,但蔣介石卻堅持認定是真實地,而且大筆一揮把殲敵數改為一萬。
日本開始堅決否認在溧水損失了一萬人,不過承認受到一定損失,根據軍統傳來的情報,二十三旅團已經完全喪失戰斗力,被調回上海休整,全軍只剩下一千多人,這次大捷才算真正得到他小諸葛的承認。
現在莊繼華在廣德再度發起反擊,而且規模和聲勢都超過了溧水,與溧水反擊不同,這次莊繼華一開始就表現的十分高調,不斷接見記者,特別是西方記者,發表對抗戰前途以及南京保衛戰的看法,在語之間挑松井石根,這讓白崇禧很不理解,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如果板垣征四郎到南京,恐怕來不及了,”蔣介石思索著說:“不過還是把這個情況通報莊文革,放心吧,健生,你是小諸葛,文革卻是只小狐貍,滑得很,松井石根很難抓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