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說道:“他們的兵力部署有點怪,關麟征所部孤軍突出,我看這樣,我們先吃掉關麟征,然后壓向渡口,以一部兵力奪取浮橋,若能奪下就此突破獵德涌,然后轉向瘦狗嶺。”
李之龍搖搖頭:“當我們拿下石牌時,我敢肯定渡口守軍會縮回獵德涌對岸,燒掉浮橋。”
蔣先云皺眉道:“我們能拿下石牌嗎?敵人修浮橋的目的就是當石牌受到攻擊時,便于增援。我們全軍只有他們的一半,當我們進攻時,敵人肯定增援,如果那樣我們就會和敵人相持在石牌。”
莊繼華狐疑的看著地圖,指著石牌西北與獵德涌之間的石窟村一帶問道:“陳賡,這片區域有沒有敵人?”
“沒有,我們去過,要不然也不會這么晚才回來。”
“那就奇怪了。這是一個找死的部署。兵力擺成一條線,兩翼缺少掩護,如果我們奪下渡口,那么關麟征就被包圍在石牌,他200來人,能堅持多久,最多半天。朱參謀長為什么選擇這樣的部署呢?不會是讓我們吧。”
眾人互相看看都從對方眼睛里看出不信。
“我們能拿下渡口嗎?”胡宗南有些疑問。
“肯定能,他們兵力不足以形成綿密的防線,我們有機會從對方的防線空隙穿插過去。”莊繼華有把握的說。
蔣先云聽莊繼華這么說也感到不對勁,便問陳賡:“你們過來的時候,關麟征他們在做什么?”
“修工事,兩頭都在修。”
“村內呢?”
“也在修,不過我們只是在大道上看了看。”
大家都不語了,莊繼華看著地圖,還是沒想明白。胡宗南看著那幾乎一條線的代表敵軍的旗幟,又瞄著這條線的上下說:“先不管這些,時間不等人,我們先就按照這個情況制定戰斗部署。”
雖然存有疑義,可也沒其他辦法。
李之龍大手一指:“我建議先拿下石崗,然后從三面集中主力一舉擊潰關麟征。”
胡宗南首先表示支持,陳賡卻不干:“石崗與石牌互為犄角,可以互相支援,攻擊石崗就成為石崗石牌一齊進攻。”
“對,石崗距離石牌只有800米左右,我們對石崗發動進攻,石牌的關麟征不可能沒有動作,所以攻擊石崗就成為與關麟征全軍作戰。”蔣先云表示支持陳賡。
“我倒有個提議,不打石牌。”蔣先云看看大家,然后說道:“我們以一部兵力牽制石牌關麟征,主力卻繞過石牌,直接進攻渡口,渡口的兵力只有一個排,可以很輕松拿下。”
“這樣關麟征只好回援渡口,我們可以在路上擊潰他。”莊繼華接口道。
“對。”蔣先云看著莊繼華微微一笑,莊繼華對他點點頭。
“如果我們在攻擊渡口時,關麟征從后面來支援呢?還有對岸增援呢?”
“那就先打關麟征,我們的兵力是關麟征的兩倍多,用一個連攻擊石牌,其余部隊偷襲渡口,在渡口前擺上一個排阻擊關麟征,關麟征要是來多了,石牌守不住,拿下石牌后就立刻追擊,他會遭到兩面夾擊;關麟征人來少了,就不可能在我們拿下渡口前突破阻擊線。”蔣先云信心滿滿的說道:“至于對岸的增援也沒什么,對岸能有多少敵人,不會超過一個連,如果他們過河增援,那么我們就將他們殲滅在東岸,順便拿下浮橋。所以我認為西岸更打得可能性是接應
東岸守軍退回西岸。”
“那么殲滅關麟征以后呢?浮橋肯定被燒了,我們怎么過河。”李之龍問道。
“這個…”蔣先云一時沒想好。
“有辦法,我們可以借老鄉的船。”宋希廉說道。
“都是些小船,能裝幾個人?要跑多少趟才能把全部人員運過去?”胡宗南懷疑的問道。
“有大船,我在石窟村一帶的河面上看見有大船,一次至少能裝二十人。”宋希廉說道。
“有多少這樣的船?”李之龍有些興奮的問。